來了來了,某人又要開始作死了。
若道光帝此時有讀心術,肯定能聽到兩個太監(jiān)內心里的臺詞。
其實他們的主子提到過,讓他們能哄就哄著道光帝,哄不了也沒事,真到了那個時候,會有人讓道光帝生急病變成傀儡,免得亂下軍令給他們惹出亂子來。
誰讓太醫(yī)院都是他們太平幫的人掌控呢。
有句話說過,當一個女人不愛一個男人的時候,往往她說的話做的事都是最合乎對方心意的。
做臣子的其實也是如此。
忠臣往往說的都是逆耳之言,而佞臣說得都是諂媚之語。
耆英、伊里布是誰,那正是當時恨不得對英國人跪下的妥協(xié)派。
能是忠臣么,那自然是諂臣。
如今他們一方面想要刷存在感,一方面也是為了討好道光帝,想要讓他知道自己是為了維護他的皇族權威。
對上外頭的強敵萎得像個懦夫,對內的民眾就開始強硬跋扈起來了。
說到底還是太平幫沒給他們好處,撈不到好處還把他們原本因為英國人帶來的好處和賄賂給弄黃了,自然就想要對他們開刀了。
道光帝也是個笑話,他以為自己皇位坐得牢牢的,那是因為他們的主子不屑于和他計較,把他供著養(yǎng)在宮里頭而已。
他們要做皇帝,早就做了,還用得著推翻道光?所謂的皇權在他們看來就是個笑話。
當然這也證明了他們的主子才是真正的一心為民,否則古往今來,哪個人不渴望著稱王稱帝。
此時的清朝各處都開始開辦了報紙印刷廠,將很多消息傳達給民眾,也就只有宮里的道光皇帝很多事情還一無所知,以為如今的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是他做皇帝管理得好呢。
“皇上,這都是國家大事,奴才們可不能妄言?!?祿喜一邊勤懇地給道光帝沏茶一邊恭敬地道。
道光帝早就習慣了他們這種給自己疊buff的行為,畢竟臣子們也是一樣。
“讓你們說就說,在朕面前藏著掖著干什么?!?/p>
“皇上,奴才以為,那太平幫不過就是個小小幫會,可不能和當初的白蓮教相提并論,聽說他們幫內的教義都是宣揚忠君愛國德呢?!?/p>
當然,忠于哪個君愛哪個國,都不必多提,懂得都懂。
安德海也跟著敲邊鼓:“奴才還聽說了一個傳聞,說是當年鬧得可兇的反清復明會,就是被這太平幫的人給清剿了的?!?/p>
當然,真實的情況是被吸收合并了,可是有什么必要和道光帝說真話呢。
道光帝瞬間神情一振:“此言當真,怎么沒人和朕說呢?”
真要有這事,還得給人太平幫封賞表功呢。
這回安德海和祿喜都垂下頭不吱聲了,有些話點到即止,說得過了就顯得別有用心了。
很快,道光帝自己就腦補了一出有人冒頭領功,欺上瞞下的劇情來。
他憤怒地一拍書案:“這些狗東西,就沒幾個真心和朕是說實話的,個個欺君,所言不實?!?/p>
他怒目直視著兩個貼身太監(jiān):“說說,還有什么朕所不知道的?這些事你們居然到現(xiàn)在才說,是不是壓根都不把朕放在眼里?”
兩個太監(jiān)“誠惶誠恐”地急忙跪下,以頭點地誠懇認罪:“皇上息怒,奴才罪該萬死。”
這種時候哪怕是被道光帝遷怒一下也沒什么大不了的,畢竟真正倒霉的可不會是他們。
“去,把內閣的幾個大臣都給朕需召過來。”
“朕要好好徹查,到底是哪些人所言不實,欺君罔上?!?/p>
跪伏在地的兩個太監(jiān)都是松了口氣,上書房行走的內閣大臣如今基本上都是太平幫的人了,便是為數不多的那兩個也很快就要“重病辭官”了。
至于耆英、伊里布,道光帝應該很快就會“徹查”出來,原來剿滅反清復明天地會等功勞是被他們的父輩給領了。
呵呵,這可不就是新仇舊恨緣由都有了嗎。
搶了別人的功勞,自然也要趕快將對方置之死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