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開學后第一次見導師,他再次問了我那個熟悉的問題。
導師盧一一,你未來想去哪兒發(fā)展呢?
那時,風吹入秋。吃了兩次癟的我已經學會忐忑與掩飾,可在導師面前,我還是想保留我的真誠。我仍想為我說的每一句話負責。
神說,一語成讖。我希望我口中描述的是我真切的盼望。
所以,我坦白如一。
盧一一北京。
令我驚喜的是,導師沒有詫異,他很平靜,并皺了皺眉。我想他在思索……
過了一兩秒,他繼續(xù)說到:
導師為什么是北京呢?
導師我記得你是有讀博意向的。
導師想過到國外讀書嗎?
剎那間,我愣住了。這次,輪到我詫異了。到國外讀書?太意外了!我英語那么差,怎么會想到國外呢?
故而,我誠實回答。
盧一一老師,我英語不好,從沒想過。
老師點點頭,似乎是想到了我的六級成績,嘆了口氣。
導師所以,你想到北京讀書?然后留到那里?
我點點頭。
導師為什么會是北京呢?我有好多學生都想留在北京。你的師兄師姐們也是,剛來的時候談話,一問就是北上廣。
導師我不是很理解,怎么大家的思想那么統(tǒng)一?
導師這不是應試教育里的填空題,沒有標準答案的!
導師而且,北上廣里的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是單單憑借“喜歡”便能立足的地方!
導師人生,可以輕松一些的。
導師你們現(xiàn)在的思路太單一了!固定,僵化。
導師就像我問你們未來想從事那方面的工作,十個里九個回答都是考公。咱這是學術教育?。槭裁茨銈兊奈磥磉x項里沒有學術方面的選擇呢?
導師學碩,是搞研究的。如果你們一開始便篤定要從實務,壓根就不要讀研!不要走這條路!
剎那間,我有些茫然。我不知道為什么我會和師兄師姐的想法那么契合,但這本來也不需要我了解。我只是做我自己的決定。
接下來的一段談話里,老師談論了北京的以及考公的很多問題。社會壓力、父母壓力、未來壓力、女性壓力,等一系列詞匯融入我的腦海,獨獨缺了我的個人興趣。從他篤定的眼光里,我仿佛意識到在他的觀念里,受中國文化影響至深的“我們”是沒有自己的喜歡的。就像,我們的大學志愿不是我們的,是社會的,是父母的……
他說,我們不是我們的。
可我卻很肯定,我是我的。
我想我的未來繼續(xù)是我的。
我想關于我的理想的談話里,我收獲的是鼓勵,不是冷水。
善變的社會,不安分的我們,令我時?;秀薄@硐肽鼙3侄嗑??我不知道。但我萬分篤定,我想要溫暖。
于是,我開始撒謊……
陽光下,我笑得如冷風里顫抖的花。我說:
盧一一可是,老師,我喜歡的人在北京呢。
盧一一他還在等我。
盧一一我想…試一試。
剎那間,導師愣了一下,似是一瞬間的恍惚,緊接著的便是態(tài)度的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我不知道,那一刻的光景里,老師的腦海里究竟浮現(xiàn)了那些場景,回顧了多少人生經過,以至于他可以展開下面一段話。我只是,單純的感受到了無以言語的震驚與詫異。
我想,或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的思想發(fā)揮了作用,他宛如“月老附身”,變得異常興奮。
他說:
導師其實北京也沒有那么難!我有好幾個同學都在北京發(fā)展的很好,風生水起!
導師雖然咱是理工院校里的文科,不受重視,專業(yè)能力也弱一些,但我還是有信心培養(yǎng)你進入北京高校的。
導師讀博,也不是什么難事嘛!
導師第一步,打基礎,研一的時候,你先input……研二的時候,集中精力發(fā)論文,output……
于是,我聽到了關于未來發(fā)展的詳細計劃,頃刻間,我的靈魂熱淚盈眶。我不敢相信,我竟從老師的語氣與眼神里讀到了“勝券在握”。
這是很溫暖的一幕,鼓勵與信任包裹下的我熱情高漲,沖勁十足??晌沂冀K無法釋懷這一切來源竟是一個從不存在的人!
從前,我年幼,以為謊言是沉重的。如今才發(fā)現(xiàn),原來真正沉重的,是不加修飾的誠實。
有些諷刺,是不是?
在老師生動的演說下,我似乎嗅到了一絲“現(xiàn)實”的成分。那個不存在的人,從我口中脫口而出的剎那,將我那遙不可及的夢想,白日做夢般的幻想,從“神壇”扯下,降落地面。它生根、發(fā)芽,成為外界不可撼動的專屬我的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