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載時光,72期筆墨,累計七萬字書寫堅持,王源與《環(huán)球人物》的深厚情誼令人感慨。不經(jīng)意間,王源已成為這本雜志創(chuàng)刊以來任期最長的專欄作家。
2018年2月16日,那是一個充滿意義的開始,王源在《環(huán)球人物》第367期揮灑文墨,發(fā)表了《挪威的學(xué)》一文,標志著“王源說”專欄的誕生,也開啟了六年的故事篇章。
2018年,《成長的量變與質(zhì)變》誕生,歷經(jīng)六年,七萬字鑄就的深厚底蘊,見證了質(zhì)的飛躍。他的文字金句連連,觸動無數(shù)讀者的心弦。
2019年,《按下生活的快捷鍵》中,王源告訴我們,所有的相遇與別離,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章節(jié)。在這一年,我們選擇給“王源說”按下暫停鍵。
2020年,《此心安處是重慶》,他的文字讓我們窺見了一個更加真實、更加生活化的王源。
2021年,《寫詩的少年》分享著他的書籍、影視、紀錄片,帶我們走進他的精神世界,展現(xiàn)了他的自我思考。
2022年,《致文字》讓我們明白,文字對他而言,就如同他的音樂,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3年,《這么遠,這么近》的字里行間,不僅記錄了生活,更架起了一座橋梁,連接著王源與《環(huán)球人物》,連接著他與讀者和粉絲的心。
專欄責(zé)編余馳疆老師曾回憶:“這個專欄計劃源于2017年的醞釀,那年夏末,我們正式向王源發(fā)出了邀請?!?/p>
作者紙墨間傳遞情感,字里行間如同相見。
作者我最喜歡《愛國的心總是相通的》
小兵張嘎,只是無數(shù)少年英雄的代表?!吧膫ゴ笏赖墓鈽s”的劉胡蘭、放牛娃王二小、小蘿卜頭宋振中、送雞毛信的海娃……無數(shù)個為國為民的青春之“我”,成就了青春中國。
我時常覺得,即使身處不同年代,但愛國的少年心,總是相通的。我時常問自己,如果身處那樣的時代,會不會做出同樣的人生選擇?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愛國,始終是青春的底色。
“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的創(chuàng)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當(dāng)年革命先烈的憧憬,今天已化為燦爛的現(xiàn)實。生長在欣欣向榮的今日中國,是我們的幸運,我們體會著更加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榮譽感。為這個偉大時代奮斗,是我們的責(zé)任。生逢盛世,當(dāng)不負盛世。時代舞臺上,共同唱響我們這代人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