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浩淼水煙三千外,聽不盡梵音慧心,
忐忑一生,不見云卷云舒,更有幾回燈愁白
發(fā);形骸無跡,縱四海而煮酒江邊聽松風,
了然一生,盡觀云卷云舒。
一詞一曲一煮酒,一詩一歌一人生,今朝,
我如是說,酒便是人生,醉醒自知。青蓮
者,醉酒而詩三千,陶陶然而欲登仙放白鹿
與青崖之間。
王維者,字摩詰,太原祁人,開元進士,累
官至給事中。安史之亂時,曾受偽職,后官
至尚書右丞。曾有邊塞詩,留有“大漠孤煙
直,長河落日圓之妙語傳世,其奉釋、道,
喜隱士生活有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p>
為何云卷云舒,何謂隨心隨形,一曲接輿
醉,把孔子問了千年,齊家、治國、平天
下,又把孔子信了千年,信的人迷茫,問的
人也迷茫。喻做一段石橋吧,煙雨中過往了
千年的步履,橋那邊是什么?橋這邊是什
么?錢老有《圍城》一部說:“里面的人想出
去,外面的人想進來這座橋,也是否可解為
“這邊的人想過去,那邊的人想過來。千年
來,能獨賞一片風景的人不多,杜工部可
算。一生坎坷,“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
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大山小。詩
成于杜早時,可見其胸懷之博大,“名豈文章
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
鷗。“壯志未酬,流落他鄉(xiāng),老友病故,但依
然不敢忘卻,“已訴征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
盈中”,“落月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
馬,不必取長途。”,“云白山青萬余里,愁看
直北是長安。”,一個人一生能有多少堅持,
這乾坤一腐儒看透了一片風景,終于,自己
也成了一道后人駐足評道的風景,那座橋,
他始終沒有走過……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此
物最相思。”
《紅豆》
“輕陰閣小雨,深院晝墉開,坐看蒼苔色,欲
上人衣來?!?/p>
《書事》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
翠濕人衣?!?/p>
《山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歸,鶯啼山客猶眠?!薄短飯@樂》
這一組是王維的清新,更是橋這邊的王維,
再無那邊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的悲
切。王維走到橋的這邊來了,他踩著陶潛的
足印過來了,“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又
是一曲“接輿醉又把孔子問了千年。自陶潛賞
菊終南下,便無人再敢賞菊,從那年崔登
黃鶴樓而絕唱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
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便無人再敢登高了,恰若太白的月下舞酒,
今夕,何夕?何人再來?沒有了,這曲曲千
古絕唱,訣別了那邊的杜甫,橋這邊是夢,
是幻景?橋那邊是現(xiàn)實,是殘酷?有人選
擇,有人拒絕。
還是王維,反用《楚詞招隱士》“王孫兮歸
來,山中兮不可留!《山居秋暝》說隨意春
芳歇,王孫自可留。何其堅定。
大沙漠的那邊,靠海的邊緣地帶有一個傳說
般的國度-猶太國,雖早已化做歲月風塵,
但記得一首《傳道詩》說:
虛空的虛空
虛空的虛空,
凡是都是虛空。
人一切的勞碌,
就是他在日光下的勞碌,
有什么益處呢?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
地卻永遠長存。
……
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
早已有了。
已過的世代,無人紀念;
將來的世代,
后來的人也不紀念。
王維堅定的走向了這邊,走向了老子,走向
了日暮西下,青山翠竹,些許的凡塵俗事,
卻付與東流的水,帶走。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再獨往,勝
事空白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
值林,笑談無還期?!?且徐且行,竹仗芒
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達觀睿智,這
樣的人,這樣的心境,再無心機,再不會機
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了了卿卿性命這便是王
維,這便是隱士,這便是道,這便是老子西
行,“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屋。漠
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鶯啼。山中習靜
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
罷,海鷗何事更相疑?去心機,絕俗念,隨
緣任遇,于人無礙,與世無爭了,庶幾乎可
以免除塵世煩惱,悠悠然耽于山林之樂了。
千年前,老子獨然西去,千年后,王摩詰亦
西去,他知道鳳凰死了兩次。那年秋夜獨坐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
下草蟲鳴。白發(fā)終難變,黃金不可成。欲知
除老病,唯有學無生?!?/p>
有一部《楞迦經(jīng)》說的真切;
云何無二。謂一切法;如長短,如黑白。大
惠,一切法無二,非于涅槃彼生死,非于生
死彼涅槃,異相因有性故,是名無二。一切
法亦如是,是故空。無生,無二,離自性
象,應當修學。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
偈言:
我常說空法,遠離于短常。生死如幻夢,而
彼業(yè)不壞
虛空及涅槃,滅二亦如是。愚夫做妄想,諸
圣離有無。
透過一切表象而直述生命本質(zhì),透過一切事
物的表象而深入事物的本原。是一切大道的
根本法所在。能否,能否從此勘破宇宙、生
命的不二法門?老子告訴我:“道生一,一生
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
沖氣以為和。我不解,我不解何為道、何為
真、何為自我、何為脫離、老子也不解。老
子不解而西去,我欲何從?“江心似有炬火
明,飛焰照山棲鳥驚。悵然歸臥心莫識,非
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
警我頑。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
水!。蘇軾是幸運的,畢竟他還有江神警我
頑蘇軾是奉佛的,王維也是,而杜甫呢?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一路歡快而來,迎接他的是什么?“劍南春色還無賴,觸忤愁人到酒邊?!?當杜甫送友回長安,他做詩送行,“飄零為客久,衰老羨君還。(《江送韋班歸京》),“帝鄉(xiāng)愁緒外,春色淚痕邊?!?《泛舟送魏十八倉曹還京因寄岑中允參、范郎中季明》)自傷留滯,情見乎詞。
入世,入世,入得一世奔忙。杜甫是可悲
的,然亦是可敬的。杜甫不懂老子,因為他
看不懂唯不爭,天下莫能與爭?!?《道德
經(jīng)》),他友于李白,他卻不解李白何能對
影成三人”,他迷茫,迷茫自己一身文才為何
落得江村獨歸處,寂寞養(yǎng)殘生?!?《奉濟驛
重送嚴公四韻》)這就是杜甫,直教看透風
景一片,然而,蘇軾并非王維,王維亦別太
白。一個杜甫信奉了孔子千年,一個王維問
了孔子千年,而那個豪情萬丈的蘇軾,再也
難高唱大江東去,浪淘盡,自別恨烏臺,蘇
子把自己讀成念珠一串,何處是來路,將向
哪方去?蘇子不知,世人不知?!靶≈蹚拇?/p>
逝,江海寄余生?!?《臨講江仙》)借方丈
的禪室,了萬千的俗念是蘇子,來路,去路,迷茫的路,一邊是孔子,“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至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一邊是老子,“天欲雪,云滿湖,樓臺明滅山有無。水清出石魚可數(shù)。林深無人鳥相呼?!?《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哪里是自己?他迷茫,蘇子求自度,卻難舍世人,若度世人,自己卻不能極樂。是不是那座橋,是不是這邊,是不是那邊,是不是田園,是不是塵世,是不是佛的注定?道不盡一句唯有人生飄若浮”。
今夕何夕?何夕今夕?
一場夢醉了千年,而鳳凰卻死了兩次。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
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侍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忐忑一生,不見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