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的草木灰,阿爹打算上到田里”
現(xiàn)在的唐人,早就知道草木灰下到地里可以殺菌肥田。
漚肥的法子好像是宋朝時才出現(xiàn)。
“肥料不止草木灰一種,你看咱們苗床里有苗是不是長的很快”
楊晨這才想起,有幾日沒觀察苗床了。
這幾日氣溫回升,楊晴晴也把保溫的樹枝清除出去。
嫩綠的小苗微微顫抖,羞澀的打量這個嶄新的世界。
“怎么這么快?”
記得田里的苗,出的可沒這么好,整整齊齊煞是壯觀。
“當然是咱們用的土好”
“你是說咱們放的那些蚯蚓土,和腐爛的樹葉土?”
“是啊,這種土壤透氣性好,營養(yǎng)高,小豆子們過的舒服,當然就長的塊了”
“那我們把菜園里的土都放成這種土,那豈不是能多長一茬菜?”
“土里的肥力是有限的,只要經(jīng)常給土地補充肥力,如果溫度再適宜的情況下,確實可以一直種”
“一……一直種?”
“是啊,只要陽光水分土壤適宜,就可以一直種,阿弟想不想學這項本事?”
小楊晨把頭點的小雞啄米一樣。
楊晴晴勾勾手指,示意楊晨把耳朵伸過來,就聽見楊晴晴小聲說道:阿弟,那你把茅房里的東西清理出來吧
“為……為什么?”
“為什么?你難道沒有聽說過茅房是五谷輪回之所嗎?用這東西做成肥料撒到田里,最能生養(yǎng)莊稼?!?/p>
“我……我沒聽說過”
“那現(xiàn)在你聽說了嗎?”
楊晨點頭道:聽說了
“聽說了,還不去弄!”
…………
楊小弟化身成一根攪屎棍,攪得家里到處都是不可聞的味道。
雖說不應該留一個九歲的孩子在家做這種事情,但楊晴晴自己告訴自己不能拿后世的眼光來看大唐的祖宗們,他們早熟的可怕,十三歲就能整出個大胖兒子出來,不到二十歲就兒女成群。
楊晴晴坐在涇河邊,打算中午的時候再撈兩條魚回去。
自從家里糧食夠吃之后,就很少來撈魚了。
“怎么阿弟來撈魚的時候,那魚都活蹦亂跳的都能自己進竹簍,輪到自己了,這窩里怎么就沒魚了呢?”
“難道阿弟天生是吸引魚的特殊體質(zhì)?”
楊晴晴坐了半天,尋思著今天吃點什么。
“連接到特殊信號”
毫無感情的電子女音,在腦海中響起。
“什么信號?”
腦中小度切換出一片水域,一只鮮紅的大鯉魚在水中快速的游動。
“老鄉(xiāng),等等我~”
聲音就在楊晴晴耳邊響起,聽的真真切切,大約是一個青年男子的嗓音。
“是在叫我嗎?”
“就是你,老鄉(xiāng)”
“你是魚?”
“我也是穿越者,不過我倒霉穿到了一條魚的身上了”
“我靠,我好歹還穿到個人身上,你這直接成了水產(chǎn)了”
“不帶這么挖苦魚的”
楊晴晴身邊一陣巨大的水花飛濺。
一條三米長的巨型紅色大鯉魚,就停在水面。大尾巴一甩便掀起一陣波濤。
“老鄉(xiāng),你哪里人”
平時看習慣的東西,猛的一放大還真不適應。
楊晴晴總覺得他一張嘴,就能把自己給吞進嘴里給嚼吧爛。
“老鄉(xiāng),你哪里人,哪一年穿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