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瘸子是個奸商,他賣米花糖居然耍弄心術(shù),誘惑百姓,還能在不知不覺間貪下他人錢財,如此狡猾之人,實在可惡”
堂上縣尊又問道:那漢子,你可認(rèn)罪?
老楊慌忙磕頭道:冤枉,小人冤枉……小人只是個小本買賣農(nóng)閑之時補貼家用,哪里能犯下那等罪過,蠱惑人心小人哪里敢。小人只是定好價錢,多買確實能便宜一些,但小人也是有成本的,能讓的利也就這么多,確實不能算什么蠱惑人心啊
“你那米花糖,是何定價?”
“兩文一塊,三文兩塊,五文三塊,十文多贈送一塊”
宋文德拱手道:還說不是蠱惑人心?賣一塊明顯不合算,兩文一塊,三文兩快說明他在告訴人們,賣一塊的就是冤大頭,蠱惑人們多買,越多越便宜。百姓都愛貪小便宜,他就是利用人們這種心理,達(dá)到蠱惑人心的目的。
“對,我們還算過了,五文三塊,和三文兩塊,每塊米花糖的根本就像差無幾,甚至買十文的單價,和買五文的單價一樣,他用多送一塊米花糖的噱頭,引誘人們,讓人們覺得買的越多便宜的也就越多,其實根本就是陷阱!”
“無奸不商!”
“果然商人的心時最黑的”
“原來是這樣啊,我原先也以為買的越多越便宜呢”
“算的我頭都大了”
“雖然沒有便宜多少,但就是感覺便宜了好多的樣子”
“虧了,上次我買米花糖的時候,五文五文買的買了三次,才九塊兒,我應(yīng)該先賣十文的再賣五文的不就能多出一塊兒米花糖了嗎?”
“是嗎?那如果我賣十塊兒怎么買醉省錢?”
聽著百姓的議論漸漸跑偏。
宋文德道:還有一事,此人能神不知鬼不覺的貪莫他人錢財,讓人防不勝防?
縣尊:說來!
“我們?nèi)嗣咳顺鍪?,買米花糖,他退回我們五文,我們?nèi)瞬缓梅治逦?,于是每人退回一文,這樣我們就是每人花了九文,可是大人您看,我們?nèi)嗣咳司盼木褪嵌呶?,再加上學(xué)生手中的兩文,豈不是二十九文,那剩下的一文去哪里了?”
縣尊略一沉吟,不覺“廝哈”一聲,小聲呢喃道:三十文退回五文,沒錯啊。可是他們?nèi)艘泊_實只花了九文,三個九文就是二十七,再加上手中的兩文……
縣尊大人不由的吸了一口涼氣,還真是少了一文。
沒想到一個小小的田舍漢還有這般手段。
雖說是一文,數(shù)目是小,可是若是有人用這種辦法用到別處,哪作用可就大了去了。
比如,做帳的帳房運用此術(shù),那庫房財產(chǎn)還不任人貪莫?你還查不出來!
想到此處,縣尊決定下堂之后,好好查查本縣的帳目。再看趴在地上的老楊時,也鄭重了幾分。
驚堂木一拍:那一文錢,去哪了?快說!
老楊滿頭大汗道:小人沒貪那一文,去哪了小人也不知道
“胡說八道,還不從實招來,我大堂上的板子可不是擺設(sh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