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敖正這家伙如今非昔比,不是想見就能見的。
同在大唐,自己這個岸上的還在按照歷史的車輪跑,他水里的都游到西游里了。
這事兒找誰說理去。
還有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大家居然不知道月餅為何物!
不可忍,絕對不可忍,不是早就有嫦娥奔月了嗎?怎么就沒有月餅?zāi)兀?/p>
楊晴晴形容了半天,王家嫂子才似懂非懂的道:難道是胡餅?
胡餅并非特指某一種餅,而是帶油的,烤的,扁的都叫胡餅。
分類好簡單粗暴!
月餅這么美好的東西怎么能不讓大唐的百姓嘗嘗呢?還想搞個月餅大促銷呢,由于此時認知度還不高,算了慢慢來吧,今年先做少些,送禮用了。
知識普及:
據(jù)說,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現(xiàn)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胡餅”,唐高祖時,邊寇犯境,李靖率師出征,大獲全勝,于中秋節(jié)凱旋,長安城內(nèi)外通宵歡慶,當(dāng)時恰有一個吐蕃商人進獻胡餅,李淵很高興,手拿胡餅指著當(dāng)空的皓月說:“應(yīng)將胡餅邀蟾蜍(月亮)?!彪S后分給群臣食之。相傳這可能是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開始。
關(guān)于月餅的名字:
據(jù)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想要另起一名字。這時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唐玄宗拍手稱好,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了。人們中秋節(jié)不再吃“胡餅”,變成了吃“月餅”。
楊晴晴做的月餅專門做了模具,還雕了嫦娥奔月圖連連收到匠人的稱贊。
口味做了經(jīng)典的伍仁,用瓜子,芝麻,葡萄干,核桃干,桃脯湊五種干果。
還做了棗泥月餅:取適量紅棗,清水洗凈,去核。放到鍋里煮熟,舀出再用石杵搗爛。
由于水分較多還要放入鍋中炒干,過程要不住的攪動,還是比較費了些功夫。最后撒入糖霜,棗泥餡料就做好了。
還做了水果味兒和椒鹽味兒。
湊了四種口味兒,雕刻了幾個豪華禮盒,每個禮盒里有八個小格子,每個格子一個月餅。
東西貴精不貴多。
讓人送去了得意樓。
別的用草紙卷了,給兩位里正爺爺送去。剩下的作為福利分給了所有員工。
一忙起來過的就快了,中秋佳節(jié)團圓日,人在異地思鄉(xiāng)時。
不知另一個時空的父母可安好?
拜月的習(xí)俗還是有的,供品葡萄鴨梨各種月餅湊滿了條案,濁酒也打了一壺。
正準備享用來到大唐的第一個中秋佳節(jié)。
“不好了,晴姑娘,咱們的魚全被放跑了”
楊有德酒都灑了,一拍桌子喊道:那個狗日的干的,長了豹子膽了……
楊晨邊走邊道:肯定是那個臭道士……
“啥道士,老子去掀了他的道觀?!?/p>
三人到了池塘邊,只見放魚面的魚塘霍了一個大缺口,還挖了一個小渠都引導(dǎo)涇河里去了。
“損失大了……”
聽到消息的村民也匆匆趕來,一個個氣憤的要去報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