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眉莊過后,就到了甄嬛了。
奴才大理寺少卿甄遠道之女甄嬛,年十七。
而也正如電視劇一樣,甄嬛此時還在為沈眉莊高興,并沒有聽到傳喚聲,直到旁邊有人提醒,才急匆匆的上前。
少女臉上薄施粉黛,一身淺綠色裙裝,倒與其它秀女不同。頭上斜簪一朵新摘的白芙蓉,除此之外只挽一只碧玉七寶玲瓏簪,倒是顯得大氣又清雅。
而這臉,真真和柔則自己像個七八分,倒是看著年輕不少。
不光是柔則,胤禛和宜修同樣也注意到了甄嬛的容貌,一個是震驚不已,另一個也是有些幸災(zāi)樂禍。
宜修世上竟然有如此相像之人,怕不是命定中的緣分吧。
這個甄嬛,就是她送給嫡姐的大禮:一個更加年輕貌美的“柔則”,不知道皇上會有何等反應(yīng)?
柔則倒是如宜修所說,皇上,你覺得這位秀女與妾身是否有緣?
雖說明面上柔則不在乎后面劇情的發(fā)展,但已經(jīng)被胤禛養(yǎng)出叼性子的她,依然在希望著胤禛可以堅定的選擇自己。
而胤禛從未讓她失望。
雍正(胤禛)朕看這緣分倒是淺薄。
柔則皇上倒是對這等貌美的女子不為所動?
胤禛自知是自家小醋壇子打翻了,便私下抓住柔則的手,指腹在柔則手心中來回摩挲,而眼神沉沉,專注的看著柔則。
雍正(胤禛)比不上菀菀一分。
看著帝后兩人如此,宜修也自討沒趣。
宜修可有讀過什么詩書?
甄嬛回娘娘話,臣女在家中讀過幾本詩書,自比不上皇后娘娘的。
說完,甄嬛的臉上露出了些許自傲,從小到大,便沒有人可以在詩文中勝過自己,就算是貴為國母的皇后也是一樣。
宜修皇后娘娘自然是飽讀詩書,與皇上常常琴瑟和鳴。
這兩人,說話便說話,還是將柔則牽扯進來,既然胤禛對甄嬛不感興趣,那么柔則現(xiàn)在就只想問出,她一直以來想知道的東西。
柔則不知這位秀女的字出自誰處,倒是清新別致不少。
甄嬛回皇后娘娘,臣女的嬛字出于蔡伸的詞 嬛嬛一嫋楚宮腰 。
柔則如若妾身沒記錯,這“嬛”字應(yīng)念“宣”吧。甄秀女可不能囫圇吞棗一通。
甄嬛自知出丑,便趕緊向帝后請罪。
柔則不必太過緊張,妾身如今還有一個問題,不知甄秀女可否解疑?
甄嬛皇后娘娘請講。
柔則世人常說皇上乃九五至尊,那么皇上便是這天下最好的男子,甄秀女以為如何?
如果不是甄嬛從來沒有見過皇后,甄嬛都懷疑自己在皇后的眼皮子底下生活過。
如今,皇后都已經(jīng)知道自己說過的話,那么父親的計劃和謀算,也算落空了。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和追求,便這樣散了。
在一切敗露之后,甄嬛反而有些平靜了。
甄嬛皇上自是世上最好的男子。
柔則好了,本宮的問題問好了。
胤禛見柔則玩鬧夠了,便思索起甄嬛的歸處。就甄嬛和柔則相似的臉來說,就不可讓她隨意嫁人,況且,甄遠道和宜修的心思,早在前段時間,胤禛就有所察覺,只是沒有找到關(guān)鍵點罷了,如今他也明白了。這次就算是小懲大戒吧。
雍正(胤禛)既然甄氏女詩書不精,便去藏書閣好好修行一下心性吧。
藏書閣,是康熙晚年間專門建立起收錄書畫古籍的地方,而胤禛為表對先皇的敬愛之情,特要求期中的宮人和女官們不得成婚,以清修的方式來悼念先皇。
一方面絕了甄嬛的姻緣,另一方面又給了她一條新的路可走。
甄嬛也是聽說過藏書閣,但其中的女官和宮人們,大多都世家大族出來的滿蒙貴女,遠不是她這個漢軍旗出身的女子可進的,而如今,她居然可以成為其中之一,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何嘗不是好事?
于是,甄嬛第一次以真心實意叩謝帝后。
而這次選秀,也就只選了沈眉莊一人,被封為貴人,賜居咸福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