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古鑫開始在白天尋找山洞。
大約一周后,在北面的群山之中找到了一個隱蔽的山洞。
古鑫站在山腳下抬頭仰望著半山腰的山洞,心想著自己該怎樣上去呢?
這個山洞的確很安全,它位于這座高山的半山腰。目測大約有四五層樓的高度,很多藤蔓順在洞口處作為掩護。
古鑫撓著頭,看著這陡峭的山體發(fā)著愁。
后來,古鑫發(fā)現(xiàn)這山上有一條迂回的路線。于是,他從兩米外開始上山,然后繞一圈可以進入山洞。
這洞口高寬大約一米左右,進洞時要拽著點藤蔓以防衰落下去。
洞中光線較暗,或許是洞口尺寸外加藤蔓的緣故。
古鑫蹲在洞口處卸下籮筐拿出手電筒,里面相對比較寬敞。此洞大約有二十多平左右,上方高三米的樣子。
如果將這里精心布置一下,這里將成為一個比較舒適寬敞的臥室。
巡視中,古鑫發(fā)現(xiàn)這里有天然形成的石凳,還有從山體上方滲下的水。這些水在低洼處匯集在一起,正好供他飲用。
在這么優(yōu)越的條件下,古鑫住在這里已經足夠了。
目前還差一個小洞口排煙,經過仔細的尋找發(fā)現(xiàn)北面有一塊松動的巖石。
這塊巖石長年被水浸透著,或許這才是它松動的原因所在。
古鑫用刀把那根木頭敲了敲,這塊巖石還是很堅硬的。想要將它取出來必須硬碰硬。
古鑫將繩子系在刀上挎在身上,背著空籮筐準備下山尋找干草和堅硬的石頭。
在這里有很多的蘑菇,古鑫不認識野生蘑菇不知道那個能吃。他吃過鮮蘑和香菇,想吃這些蘑菇他只能按照這兩種的標準去采摘。
大約夠吃一兩頓的就可以,讓那些蘑菇在這里生長每天都能吃到新鮮的。
干草并不好收集,因為這里的樹木很高大。它們遮擋大部分的陽光,而去年枯萎的干草如今已在它們的根部腐爛即將變成肥料。
此刻的古鑫有大把的時間,沒人催他到點上班。只是現(xiàn)在的工作看似清閑,可是找不到東西的滋味又是那么的令人心焦。
無奈的他只能收集一些比較適合的直樹枝,這些可以作為墊底來用。
古鑫再向其余的地方尋找,功夫不負有心人干草終于收集好了。目前,只剩下那個堅硬的石頭了。
大山中有很多的石頭,不過萬一挑一,古鑫只要那個最堅硬的。
一些石頭被水沖刷后形成鵝卵石,相比之下鵝卵石要比其他風化后的巖石有硬度。
于是,古鑫來到那個水潭邊。收集了堅硬的石頭,還裝滿了一壺水便回到了山洞里。
接下來就是敲擊那個活動的巖石了,古鑫用手里的長形鵝卵石正面敲擊著它。從開始的輕微松動到后來的劇烈晃動,這預示著他就要成功了。
用去大半天的時間,甚至連中午飯都沒吃的古鑫終于將那石頭瓦解了。在看到一束光的同時,他的心里似乎也開啟了一扇窗。
可是經過篝火實驗證明這個洞太小了,他該怎樣將這饅頭大的洞口擴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