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松弛指的是人死后,由于沒有神經(jīng)支配,肌肉緊張性喪失而出現(xiàn)的肢體變軟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為瞳孔散大、眼微睜、口微開、皮膚失去彈性、肌肉全部松軟、各關節(jié)極易屈曲、面容一般無表情等。此時皮膚表面可形成與壓迫物表面形狀相應的壓痕。這種壓痕在物體除去后仍能保持。如繩索壓迫所形成的索溝,往往能反映出繩索的花紋。
一般可以持續(xù)1~2小時,待尸僵出現(xiàn)以后就結束。
凡是經(jīng)過肌肉松弛階段的尸體,姿勢都基本相同。如果尸體處于仰面平臥狀態(tài)、則尸體姿勢通常是上肢微彎曲,頭微傾于一側,下肢伸直,足尖略向外翻,拇指向掌心彎曲并被其余四指覆蓋,手呈半握拳狀態(tài)。尸體背面如肩部、背部、臀部、小腿后面等柔軟而凸出的部位與尸體的襯墊硬面接觸后,因死后肌肉松弛而被壓成扁平狀態(tài),并且不容易恢復原來的凸度。如果凸出部位與花紋的硬面接觸,則尸體接觸面的皮膚上便可形成與接觸物硬面相應的壓痕,如草席紋等。這些壓痕即使在變動尸體位置后也往往不易消失,只有到尸體腐敗時才消退。
由于死后肌肉和皮膚失去張力和彈性,表面受物體壓迫時可形成與接觸物表面形態(tài)特征相似的壓痕。此種壓痕是被動形成的,當尸僵形成后,可在尸體上保留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不易消失。這對判斷尸體死后停放姿勢和尸體下面接觸物表面性狀、是否移尸以及移尸的時間有重要意義,肌肉松弛也可以作為早期死亡診斷的標志之一。肌肉松弛是人死亡后的一種普遍的尸體現(xiàn)象,但是也有例外,也有一些尸體不發(fā)生肌肉松弛現(xiàn)象。例如,人在死亡的那一瞬間,突然發(fā)生尸體痙攣。由于在這種情況下全身肌肉立即發(fā)生強直收縮,關節(jié)不能屈曲,因而不發(fā)生肌肉松弛。如果手上握有物體(如兇器),則會保持緊握狀態(tài)
嚴重缺乏蛋白質引起的,如果人身體的蛋白質不足的話就會是皮膚松弛沒有彈性,皮膚的支撐力下降,脂肪和肌肉是皮膚最大的支撐力,而人體衰老、減肥、營養(yǎng)不均、缺乏鍛煉等各種原因造成的皮下脂肪流失、肌肉松弛令皮膚失去支持而松弛下垂;其他因素比如地心引力、遺傳、精神緊張、受陽光照射及吸煙也使皮膚結構轉化,最后使得皮膚失去彈性,造成松弛。皮下脂肪流失,令皮膚失去支持而松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