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進宮的旨意便到了,皇上還特意發(fā)了敕書,昭告朝野。民間皆誦順國公府忠誠為君,陛下體恤功臣,君明臣賢,盛世之象。而朝廷上,不少人拉開了和林家之間的距離。
東方既白,一架兩驅(qū)的雕花馬車從順國公府的正門駛出,由著宮廷內(nèi)侍的帶領(lǐng),緩緩走在官道上,上面的鈴聲一響一響,清脆無比,外面,早歸的燕子嘰嘰喳喳,與之相伴。林清宜按照縣主品級大妝,坐在馬車內(nèi),閉眼假寐,桃夭步行跟在一旁。
“何人?”宮廷角門東侍衛(wèi),手執(zhí)利劍,攔住了前來的一行人。
“小的是中宮娘娘跟前的內(nèi)侍永笙,奉了陛下和娘娘的旨意,接溫成縣主林氏入宮的。”內(nèi)侍掏出腰牌,遞給守門的侍衛(wèi),坤寧宮三個字在日光下閃爍著光芒,侍衛(wèi)沒有細看,加上昨晚便得到了上面的通知,側(cè)身示意放行。
如今已在宮門口,禮儀規(guī)矩自然是不能隨便了,一旁跟過來的宮女先輕掀開了簾子,旁邊有人搬來了四角雕花黃柏木車凳,放在了跟前,馬車里才伸出了一只纖纖玉手,指若蔥削,膚白勝雪,不著蔻丹,輕扶著桃夭的手,緩步馬車里走了下來,發(fā)梳丱發(fā),插著幾多暗紅色的珠花,上著如意云紋衫,下穿刻絲泥金銀如意云紋群,腰間墜著的禁步輕微晃動,貴氣天成,華彩奪目。
“溫成縣主時祺?!迸赃叺氖绦l(wèi)抱拳低頭,不敢直視縣主容顏。
初入宮廷,算是到了古代的權(quán)力中心,林清宜自然是有點緊張的,下車后,她暗自打量了下這紅墻黃瓦的宮殿,端莊氣派,讓人生畏,她只管跟在永笙的后面,不敢四處亂看,路上遇到小宮女,大多是附身行禮。
高高的紅墻內(nèi),規(guī)矩深嚴,等級分明,每個人都在按部就班做著自己的事情,有人生來受到眾人膜拜,也有人,永遠是宮墻底下,干著粗活的內(nèi)侍。林清宜突然慶幸,她穿越過來,是個世家貴女,而并非宮里一個不值一提的女子。
她享受著錦衣玉食,那遵守規(guī)矩,聯(lián)姻皇室或者其他世家,便成了錦衣玉食后面的代價。這么一想,她好像,不是不能接受這些禮法了,因為這是她必須承擔起來的責任。
正思索著,坤寧宮的大門出現(xiàn)在了眼前,從側(cè)門進去,方到了正殿,上面用著小篆,寫下了坤寧宮三個大字,旁邊掛著兩幅對聯(lián)。憑著這段時間認識到的字,她大概猜了出來:“承坤寧之雅化,布螽斯之綿澤?!?/p>
當然,中宮娘娘自然不會在正殿接待一個縣主,而是早早到了東暖閣里面等待。但到了坤寧殿,長笙便退了下去,轉(zhuǎn)而換了娘娘身邊的女官,吳和,再領(lǐng)著林清宜一路進到了暖閣里。
東暖閣外面,正跪著一個小宮女,年齡看起來不過十二三歲,梳著雙丫鬢,衣服看起來,是再普通不過的宮女裙衫,手里正捧著一個托盤,上面還放了個瓷碗,碗里面裝滿了水,跪在門口。烈日下,小宮女臉上留下了汗珠,發(fā)髻有些散亂,配上一張小巧的鵝蛋臉,有幾分楚楚可憐,雙臂已經(jīng)不自覺顫抖,碗里的水是不是濺了一些出來。
林清宜圣母心有點泛濫,想要開口為小宮女求情,一旁的吳和看出了她的想法,裝作無意解釋到:“這小丫頭打碎了娘娘的冰裂紋哥窯花瓶,笨手笨腳的,按理打頓板子攆出去都不為過,娘娘仁慈,不愿意見到血腥,便只叫她端著水跪上一個時辰?!?/p>
“這宮里呀,有宮里的規(guī)矩,是壞不得的?!?/p>
林清宜把自己想說的話咽回了肚中,跟著吳和進了東暖閣,簾子掀開,一股子的檀香味讓素來不喜歡香料的她下意識要皺眉,但看到軟榻上做著的娘娘時,她清醒了過來,連忙帶上笑意,跪下行禮。
“臣女溫成縣主林氏,拜見娘娘,娘娘坤安?!?/p>
皇后沈氏自然是捕捉到了她眉間的微蹙,只想著她年齡還小,這些規(guī)矩沒有學明白,倒沒有多加為難,只讓人起身賜了座。
“縣主可是不喜歡熏香?本宮素來禮佛,屋里的檀香味難免重了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