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rèn)出了她,雖然瓊林宴那晚看不清她的容貌,但是她脫俗的氣質(zhì)他永遠也忘不了。
那女子似乎察覺到了他的目光,微微側(cè)首看了看,嚇得于瑾趕緊別過頭去,裝作是在看向別處。
他想起那天晚上那女子同他說的“身不由己”,覺得很是感同身受。
他很想上去再問她一些問題,和她說那晚他受到她的點撥頗有所悟,向她好好道個謝。
他有什么資格呢?于她來說,他很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個過客,偶然間伸出援手,甚至沒有期望過給他帶來任何波瀾,但是他卻很希望了解她的胸中丘壑。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別的大臣繼續(xù)為郡守一事爭得面紅耳赤,他還在做激烈的思想斗爭。
第三天、第四天……亦如是。
但是他往那茶樓跑得勤了,次次去都得仔細挑選一個位子。
坐第一次遇見她的那個位子么?萬一被她心細發(fā)現(xiàn)了怎么辦?那稍微離遠一點如何?又怕自己視角不佳錯過了那個位置。
挑了視野最好的臨窗茶座,肯定不會漏看了,可是萬一離她太遠,他又不情愿了。
他想起來,那姑娘好像挺喜歡聽?wèi)虻臉幼?,于是,次次挑最能看清戲臺的地方坐著。
那姑娘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茶樓,可是似乎不管他怎么努力,她都沒有注意到他,每次都離他不近不遠。
于瑾現(xiàn)在戲文是一句聽得比一句熟練了,郡守的事情還是沒有定論,但是朝堂上的天平發(fā)生了傾斜。
和左相等人的聲音逐漸變小。
入冬后,皇帝終于下令,將瑤丘郡守緝拿入大理寺。
漢白玉的石階上,積雪早已被內(nèi)侍灑掃干凈,天空中鵝毛大雪還在紛紛揚揚下著,地面上又覆了一層薄薄的白翳,走在上面,一步一個深色的腳印。
于瑾把持著寫滿字的白玉板的手往袖子里面縮了縮,心想著今日一定要替郡守說幾句話了。
他的出身決定了他很難不偏袒著那樣愛民如子的官員,哪怕他的做法算得上忤逆。
可是那些官員們幾乎沒有給他機會。那些朝臣,要么急于趁他已被拘在獄中早早行刑,要么力圖力挽狂瀾保留最后一線生機。
爭吵比往日激烈數(shù)倍不止。
皇帝坐在龍椅上,陰沉著臉一言不發(fā),目光冷冽地看著那些大臣。
于瑾覺得這殿內(nèi)的炭火盆燒的太旺了,烘得他有些燥熱,手心里居然滲出汗來。
是冷的。
他幾度張口欲言,話頭來不及開始就被別人搶了去。
好在他早已擬定了奏折,呈了上去,想著自己盡管人微言輕,但是多一些爭取,皇帝會多一些考量,那郡守也多一些從輕發(fā)落的希望。
早朝上的辯論,最后還是無果。
年關(guān)將近,皇帝最后還是等著年后再去處理這事情。
上京的雪越來越大了,王裕開始天天找于瑾去醉仙樓喝酒,可是那人喝酒總是有些心不在焉。
“我瞧你最近有些愣怔?!蓖踉2唤?,這人明明前幾個月還巴不得一頭悶在酒里,如今桌上好酒好菜,卻興致懨懨了。
“我想去茶座聽?wèi)蛄?。”于瑾也不掩飾,直接說了出來。
王裕大笑,難怪,不過上京的戲的確有趣,就是作為外鄉(xiāng)人,一時半會難以聽懂。
“你以前不是一心只讀圣賢書么?本以為為官之后你只關(guān)心朝政,怎么現(xiàn)在反倒研究起茶座的戲文了?”王裕尋味地問道。
他七七八八猜出一點,自己的同窗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于瑾聽明白,有些不太好意思,想扯開話題:“郡守之事拖了已有半年未做決斷,皇上打算年后再發(fā)落?!?/p>
王裕喝了一口酒,烈酒辣得他有些嗆,他趕忙塞了幾粒花生米往嘴里嚼著,細細品味。
開倉一案雖說朝堂爭議頗大,但是這么久都沒有給那郡守定罪,如今才剛剛把那官員拘捕入獄,又要延遲大半月
等過完年再細論……
皇帝有意分散官員的注意力,故意拉長時間線,看樣子他自己心里也是想保住這官員。
但是礙于朝臣多持反對之聲,不太好處理,只能暫且耗著。
耗得夠久,等那些官員乏了,從輕論處也不會又很大的反對聲音。
這事情他看得透,于瑾不一定看得透。
他試探性地問:“那你對這事情什么看法?還是和之前一般嗎?”
于瑾點點頭,又搖搖頭。
“左相大人可有再找過你?”
他搖搖頭:“不過,我前幾日上書,覺得還是不當(dāng)重懲?!?/p>
“但是,有的時候,你們覺得正確的觀點,皇上并不認(rèn)可?!蓖踉SX得自己是時候應(yīng)該啟發(fā)他一兩句,不然他的同窗會在官場里一頭撞死也說不定,“作為臣子,我們能做的只是進諫,最初決策的,終究還是天子。”
有的時候,必須要揣測在位者的用意,適時順?biāo)浦郏皇欠雌涞蓝兄?,這樣只會觸到逆鱗。
以如今的形勢看,不少人還是在妄圖強行改變君王的想法。
于瑾端著酒杯的手動作停滯。
在位者的真實意圖……他從未考慮過這一點。
他認(rèn)認(rèn)真真回憶著皇帝關(guān)于賑災(zāi)的各種細微態(tài)度,一遍遍地推敲著。
難怪左相一干大臣完全不占優(yōu)勢,但是天平一直沒有傾覆。
這么一想,自己前些日子上書,雖然有些多余,但是并沒有犯下大錯。
知道了用意以后,那就是順?biāo)浦哿恕?/p>
王??粗?,感覺他好像終于有些開竅了,不再是當(dāng)初那個一根筋,頗感欣慰。
于瑾很久沒有感覺渾身這么松快過了,但是新的問題擺在他面前,他如何借來這推舟的力呢?
日思夜想,朝暮更替,上京的春節(jié)在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中過去了。
如王裕所料,朝堂上提起賑災(zāi)的事情的大臣少了很多,爭執(zhí)得也沒有年前那樣針鋒相對了。
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
苦思半月,于瑾決定先放一放。想起來以前聽人家說,上京女子是很喜歡逛上元節(jié)的燈會的。
在燈會上互訂終生的也大有人在。
他想去看看燈會。
東風(fēng)也來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他在這繁華的燈會上,有點格格不入,周圍的人周身盡是喜悅,只有他看起來有些惆悵和失意。
他還是很素凈的打扮,在一堆錦羅綢緞中齟齬前行,四圍是他從未體驗過的喧囂和喜氣。
他想起那個茶座里的姑娘??此拇虬缗c氣質(zhì),一定是個大家閨秀。
她會來燈會嗎?
如果來的話,他有機會遇到她嗎?
如果可以的話,他還是很想問她一些問題。
行至街道最深處,小鋪子上各色花燈流光溢彩、各種商品琳瑯滿目,小販們吆喝聲此起彼伏。
一群人圍在一個小販的攤位前,好不熱鬧。他看了,按捺不住好奇心,也湊上去看看。
這個小販不像別處那樣賣燈謎,他賣的的是對子。
高高挑起的燈籠上,貼著上聯(lián)“煙鎖池塘柳”,對出下聯(lián)最好的人,可以得到一盞花燈。
于瑾看了看花燈,骨架繁復(fù)精致,四面的紙上點的丹青栩栩如生,一看便知絕非凡品。
一個穿著儒雅的中年人站了出來,思索一會:“燈鑲海城樓?!?/p>
周圍人叫好,一個華服女子手里團扇掩面,聲音卻異常清亮地反駁:“不行不行,上聯(lián)‘塘’字與下聯(lián)‘城’皆為平聲,不妥不妥?!?/p>
他循聲看去,不由得呼吸一滯。那個明艷又矜持的女子,正是他這些日子一直希冀遇到的那位。
“況且‘海城樓’與‘池塘柳’意境相差甚遠?!迸硬患膊恍鞆娜菡f著,周圍人紛紛點頭。
“那這位小姐,你來對一句,如何?”攤主笑盈盈地捋這花白的胡須。
那女子沒有客氣,略微沉吟,便給出答案:“茶煮鑿壁泉?”
周圍的群眾沒有異議,同意那女子,可是攤主卻失望地搖搖頭說:“‘鑿’與‘池’,一為動作,一為景物,不能相對,也是不妥啊。”
那女子點頭,于瑾在人群中悄悄看了她一眼,覺出她眼神中難掩的失落。
他有一種想法,來不及思索,腳步便踏了出去,口中對道:“桃燃錦江堤?!?/p>
一語既出,四圍寂靜。
眾人略微一回味,便贊嘆于下聯(lián)對得萬般巧妙之處。
“這定是對得最好的一句無疑了?!?/p>
“這花燈,他受之不愧。”
“后生可畏!”攤主笑呵呵地夸獎道,摘下花燈要送給他。
接花燈的時候,他又偷偷看了眼那姑娘,發(fā)現(xiàn)她也在看著他,眼神中滿是驚艷與敬仰。
眾人從攤前散去,于瑾的目光卻一刻也沒有離開她,立刻緊跟上去。
或許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他鼓起勇氣開口:“這位小姐……”
女子遲疑了一瞬,方才轉(zhuǎn)身,有些困惑地看向他。
“方才見到小姐似乎很是屬意這花燈,小生不才,只能替姑娘贏下這花燈了?!彼M量使得自己看起來很從容。
女子用以團扇掩面,似乎在笑:“不必,你贏了,這便是你的?!?/p>
她抬眼看了看他,只見他甚至帶著一些執(zhí)拗和不知所措地舉著那花燈,拒絕的話突然說不出口了。
蔥白修長的手指從他手中接過花燈,他看清了那女子的眉眼,膚如凝脂,明眸皓齒。
他有些看呆了,竟鬼使神差地問她:“不知小姐可還記得,小生曾與小姐有過幾面之緣。”
……
“我記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