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我其實是很享受哭泣的。
哭,已經(jīng)變成了我每天的一種儀式。也算是情緒釋放,即便一天都很順順當(dāng)當(dāng),我也要刻意去看看悲傷的小說,讓自己哭一哭。
————————
我一直在思考我每天到底因為啥難過呢?
————————
10.16
我和我同事聊天。
我說沒錢不要生小孩。
我同事基本不認同。
大致有以下幾個觀點:
養(yǎng)小孩需要錢,但是沒有那么多錢也能養(yǎng)小孩。
你只要給他能給他的就好了,剩下的就靠他努力了。
不要和別人攀比,過好自己的就好了。
重點是心態(tài),知足常樂,你不要想太多,不要給自己預(yù)設(shè)困難。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窮有窮的活法,富有富的活法。
后來我就舉我的例子,我父母很愛我,他們把他們能給的已經(jīng)給我了。但我還是過得不如意。
一方面是我父母不夠開明。一方面是沒有錢。
他們還是不理解。
就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樣把“應(yīng)該”放前面的人意識到“意愿”。
他們甚至?xí)f“你的想法意愿很幼稚,在現(xiàn)實面前一文不值?!?/p>
這不還是應(yīng)該嗎?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是需要洗碗的,如果孩子能夠體諒父母當(dāng)然很好,但是孩子不喜歡洗碗呢?
是不是大部分的家長都會說:“我那么辛苦掙錢都是為了誰,不就是為了你嗎?你那么點小事都不愿意做?你一點都不懂事。你一點都不體諒我們?!?/p>
可是富人家的孩子,是他想要洗碗就可以洗碗,不想洗碗就可以不洗碗的。他們的家長不會因為你不洗碗,你就是不懂事,你就是不體諒我們。因為他們家有阿姨洗碗。
我其實不是要刻意去比較,而是事實就是如此。有的人輕輕松松就能做到的事,而有的人卻要花費大量精力時間去努力都不一定能做到。
就好比,你非常努力考進一所理想的學(xué)校,而有的人只是父母的人脈,輕輕松松就進去了。你在寒窗苦讀的時候,人家在滑雪,打高爾夫。
當(dāng)你非常努力得到的工作,輕輕松松就被人頂替的時候,真的不會覺得不公嗎?
就是如果你的孩子是把“應(yīng)該”放前面的人那真的無所謂。但是如果他把“意愿”放前面,他又有追求,他得多累啊。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自己從來沒有說自己要出生在這個世界上。
最后,我想到了一句話可以很好的總結(jié)我上面說的“貧賤夫妻百事哀”,然后他們把這種哀帶給了孩子,告訴他你就是這樣的家庭。
————————
10.17
我爸媽真的挺愛我的。這個是事實。
可是他們根本不考慮我的意愿做事。尤其是他們認為對我好的事情。
假設(shè),我想要做乞丐,我爸媽一定理解不了。他們會認為我墮落,要么受刺激了。
怎么能有人放著好日子不過去吃苦?
而且他們見不得我真的去做乞丐,他們一定會把我抓回去進行思想教育。
他們會說你這就是不上進,就是擺爛,你一定會后悔的。你會被這個社會淘汰掉的。
他們理解不了,我就是單純的想做乞丐,被社會淘汰就淘汰啊。
過得不好就不好,我樂意就行了。那一天我真的覺得苦了,我再不做乞丐就行了。
我的良知告訴我 ,只要不傷害別人,不做沒道德,不做違法犯罪的事情,除此之外沒有什么應(yīng)該不應(yīng)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