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誥
周書·康誥
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作《康誥》《酒誥》《梓材》。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東國洛,四方民大和會(huì)。侯、甸、男邦、采、衛(wèi)百工、播民,和見士于周。周公咸勤,乃洪大誥治:
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不敢侮鰥寡,庸庸,祗祗,威威,顯民,用肇造我區(qū)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時(shí)怙冒,聞?dòng)谏系?,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誕受厥命越厥邦民,惟時(shí)敘,乃寡兄勖。肆汝小子封在茲東土。
王曰:“嗚呼!封,汝念哉!今民將在祗遹乃文考,紹聞衣德言。往敷求于殷先哲王用保乂民,汝丕遠(yuǎn)惟商者成人宅心知訓(xùn)。別求聞?dòng)晒畔日芡跤?*民。宏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廢在王命!”
王曰:“嗚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見,小人難保。往盡乃心,無康好逸,乃其乂民。我聞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惠不惠,懋不懋。’
已!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應(yīng)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王曰:“嗚呼!封,敬明乃罰。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終自作不典;式爾,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殺。乃有大罪,非終,乃惟眚?yàn)?zāi):適爾,既道極厥辜,時(shí)乃不可殺?!?/p>
王曰:“嗚呼!封,有敘時(shí),乃大明服,惟民其敕懋和。若有疾,惟民其畢棄咎。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非汝封刑人殺人,無或刑人殺人。非汝封又曰劓刵人,無或劓刵人?!?/p>
王曰:“外事,汝陳時(shí)臬司師,茲殷罰有倫?!庇衷唬骸耙?,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時(shí),丕蔽要囚?!?/p>
王曰:“汝陳時(shí)臬事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乃汝盡遜曰時(shí)敘,惟曰未有遜事。
已!汝惟小子,未其有若汝封之心。朕心朕德,惟乃知。
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殺越人于貨,[B139]不畏死,罔弗憝。
王曰:“封,元惡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子弗祗服厥父事,大傷厥考心;于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于弟弗念天顯,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惟吊茲,不于我政人得罪,天惟與我民彝大泯亂,曰:乃其速由文王作罰,刑茲無赦。
不率大戛,矧惟外庶子、訓(xùn)人惟厥正人越小臣、諸節(jié)。乃別播敷,造民大譽(yù),弗念弗庸,瘝厥君,時(shí)乃引惡,惟朕憝。已!汝乃其速由茲義率殺。亦惟君惟長,不能厥家人越厥小臣、外正;惟威惟虐,大放王命;乃非德用乂。汝亦罔不克敬典,乃由裕民,惟文王之敬忌;乃裕民曰:‘我惟有及。’則予一人以懌?!?/p>
王曰:“封,爽惟民迪吉康,我時(shí)其惟殷先哲王德,用康乂民作求。矧今民罔迪,不適;不迪,則罔政在厥邦?!?/p>
王曰:“封,予惟不可不監(jiān),告汝德之說于罰之行。今惟民不靜,未戾厥心,迪屢未同,爽惟天其罰殛我,我其不怨。惟厥罪無在大,亦無在多,矧曰其尚顯聞?dòng)谔??!?/p>
王曰:“嗚呼!封,敬哉!無作怨,勿用非謀非彝蔽時(shí)忱。丕則敏德,用康乃心,顧乃德,遠(yuǎn)乃猷,裕乃以;民寧,不汝瑕殄。”
王曰:“嗚呼!肆汝小子封。惟命不于常,汝念哉!無我殄享,明乃服命,高乃聽,用康乂民。”
王若曰:“往哉!封,勿替敬,典聽朕告,汝乃以殷民世享?!?/p>
注釋
康誥:是《尚書》中的一篇,《尚書》是中國上古歷史文件的匯編?!吧小奔础吧稀?《尚書》意即上古之書。相傳由孔丘編選而成,傳本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補(bǔ)充進(jìn)去的,如《堯典》、《皋陶謨》、《禹貢》等。西漢初存二十八篇,用當(dāng)時(shí)通行文字書寫,即《今文尚書》。另有相傳漢武帝時(shí)在孔丘住屋壁中發(fā)現(xiàn)的《古文尚書》,已佚。東晉梅賾(一作梅頤、枚頤)又偽造《古文尚書》。后來《十三經(jīng)》中的通行本,即《今文尚書》,與梅氏偽書的合編,宋人開始懷疑梅氏偽書,至清漸成定論。今文各篇內(nèi)容包含商周等代的一些重要史料,如《盤庚》反映商代奴隸社會(huì)的情況、《禹貢》記述戰(zhàn)國時(shí)黃河、長江兩流域的地理等?!犊嫡a》是周公封康叔時(shí)作的文告。周公在平定三監(jiān)(管叔、蔡叔、霍叔)武庚所發(fā)動(dòng)的叛亂后,便封康叔于殷地。這個(gè)文告就是康叔上任之前,周公對(duì)他所作的訓(xùn)辭。原文是“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不敢侮鰥寡?!?/p>
克:《詩·大雅·蕩》:“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编嵭{:“克,能也?!薄稌ず榉丁罚骸岸粍偪耍蝗峥??!薄稜栄拧罚骸翱?,能也?!边@里用為“能”之意。
閔:通“暋”(min閔)?!稌た嫡a》:“殺越人于貨,暋不畏死,罔弗憝?!眰鳎骸皶。瑥?qiáng)也。自強(qiáng)為惡,而不畏死?!薄稜栄拧め屧b上》:“暋,強(qiáng)也。”這里用為強(qiáng)悍之意。
譈:(dui對(duì))《尚書·康誥》:“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殺越人于貨,暋不畏死,罔弗憝?!苯癖尽绊弊鳌白B”?!睹献印とf章下》:“《康誥》曰:‘殺越人于貨,閔不畏死,凡民罔弗譈?!薄队衿ぱ圆俊罚骸白B,《字書》或憝字也。,憝,怨也,惡也,在《心部》?!边@里用為憎惡、怨恨之意。
敘:《尚書·康誥》:“有敘時(shí),乃大明服,惟民其敕懋和。若有疾,惟民其畢棄咎?!薄队輹罚骸鞍俎駮r(shí)敘。”《周禮·宮伯》:“行其秩敘。”《周禮·天官》:“以官府之六敘正群吏。”《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四時(shí)不失其敘?!薄墩f文》:“敘,次弟也?!边@里用為秩序,次序之意。
明:《易·隨·九四》:“隨,有獲;貞,兇。有孚,在道,以明何咎?!薄稌虻洹罚骸懊髅鲹P(yáng)仄陋。”《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薄兑住は缔o下》:“因貳以濟(jì)民行,以明失得之報(bào)?!薄蹲髠鳌る[公五年》:“昭文章,明貴賤,辨等列,順少長,習(xí)威儀也?!边@里用為明了、通曉事理之意。
服:《書·盤庚上》:“若農(nóng)服田力穡?!薄独献印の迨耪隆罚骸笆侵^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薄尔}鐵論·未通》:“今五十已上至六十,與子孫服挽輸,并給徭役,非養(yǎng)老之意也。”這里用為擔(dān)任、承當(dāng)之意。
勑:(lai賴)同“敕”?!对姟の猴L(fēng)·碩鼠》:“莫我肯勑。”《尚書·康誥》:“乃大明服,惟民其敕懋和?!薄稜栄拧め屧b上》:“勑,勤也?!边@里用為勤勞之意。
懋:(mao冒)《尚書·盤庚》:“懋建大命?!薄渡袝た嫡a》:“乃大明服,惟民其敕懋和?!薄秶Z·晉語四》:“懋穡勸分,省用足財(cái)。”《說文》:“懋,勉也?!边@里用為勉勵(lì)之意。
疾:《易·豐·六二》:“豐,其蔀日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fā)若,吉。”《論語·衛(wèi)靈公》:“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莊子·田子方》:“草食之獸,不疾易藪;水生之蟲,不疾易水?!背尚⑹瑁骸凹?,患也。”《玉篇·疒部》:“疾,患也?!边@里用為擔(dān)憂之意。
咎:《易·乾·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薄对姟ば⊙拧しツ尽罚骸皩庍m不來,微我有咎?!泵珎鳎骸熬?,過也?!薄墩f文·人部》:“咎,災(zāi)也。”《爾雅·釋詁上》:“咎,病也。”《廣韻·有韻》:“咎,愆也?!边€里泛指災(zāi)禍、兇難、過失、錯(cuò)誤之意。
乂:(yi義)《尚書·堯典》:“有能俾乂?!薄渡袝た嫡a》:“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薄稜栄拧罚骸皝V,治也?!薄稘h書·武五子傳》:“保國乂民?!边@里用為治理安定之意。
忌:《尚書·康誥》:“惟文王敬忌,一人以擇?!薄蹲髠鳌ふ压辍罚骸懊裰斜?,則不忌于上?!薄稄V雅·釋詁四》:“忌,恐也?!薄队衿ば牟俊罚骸凹桑芬??!边@里用為畏懼、顧忌之意。
懌:(yi義)《尚書·康誥》:“惟文王之敬忌,……則予一人以懌?!薄对姟ぺL(fēng)·靜女》:“說懌女美?!薄对姟ご笱拧ぐ濉罚骸稗o之懌矣?!薄抖Y記·文王世子》:“是故其成也懌?!薄稄V韻》:“懌,悅也,樂也。”這里用為高興之意。
裕:《易·蠱·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詩·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綽綽有裕?!薄斗ㄑ浴ば⒅痢罚骸疤斓卦l度f物乎!萬物裕於天地乎!”李軌注:“裕,足也?!薄墩f文·衣部》:“裕,衣物饒也?!倍斡癫米ⅲ骸耙隇榉矊捵阒Q。”這里用為充足、豐富之意。
刑:《詩·周頌·我將》:“儀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薄豆茏印こ廾摇罚骸百v有實(shí),敬無用,則人可刑也?!薄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靶逃诠哑??!边@里用為典范、榜樣之意。
殺:《論語·鄉(xiāng)黨》:“非帷裳,必殺之?!鼻尻愬ⅰ堵暵赏肌肪砹骸啊堆a(bǔ)筆談》所謂殺聲,《詞源》所謂結(jié)聲,皆為曲終之聲,即蔡季通所謂畢曲也?!边@里用為收束之意,又為縛緊,勒緊之意。如:殺緊腰帶,殺擔(dān)。
次:《荀子·王制》:“賢能不待次而舉?!薄妒酚洝り惿媸兰摇罚骸瓣悇?、吳廣皆次當(dāng)行,為屯長?!薄顿Y治通鑒》:“蓋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余船以次俱進(jìn)?!边@里用為順序,等第之意。
女:《詩·魏風(fēng)·碩鼠》:“三歲貫女?!薄墩撜Z·八佾》:“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duì)曰:‘不能?!薄都崱ふZ韻》:“女,爾也。通作汝?!边@里用為代詞,表示第二人稱“你”之意。
順:通“訓(xùn)”。《管子·牧民》:“順民之經(jīng)?!薄抖Y記·中庸》:“父母其順矣乎?!薄缎⒔?jīng)·開宗明義章》:“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薄肚f子·天運(yùn)》:“民有心而兵有順?!薄妒酚洝に问兰摇罚骸笆且氖怯?xùn),于帝其順?!边@里用為教誨之意。
譯文
成王平定管叔、蔡叔之后,把原商國的地盤和人民封給康叔管理,擬了三篇發(fā)言稿:《康誥》、《酒誥》、《梓材》。那是三月,萬物生長。周公在東國洛汭舉行新建都城的奠基儀式,四方人民都有幸參加了這個(gè)盛會(huì),由近致遠(yuǎn)各大小斑竹、工人、農(nóng)民,都榮幸地表達(dá)了愿意服從周國的管理,周公一一答謝,接著大聲公布了成王的命令:
王如是說:孟侯(這個(gè)最高的爵位),我要封給你了,年輕的封,希望你光大你逝去的父親文王(的功德),能彰顯仁德、慎用刑罰;不能欺侮孤老、寡母,在人民面前平易、恭敬、謙虛,以創(chuàng)造我小小華夏,讓我們的大邦、小國都井井有條。我們西岐的繁盛,仰賴先帝的名望,先帝去后,上天把偉大的使命交給了文王;滅亡強(qiáng)大的殷國、光榮地繼承這個(gè)使命、讓國家和人民有條不紊,是你的王兄(武王)盡的力。要效法(先王),你年輕的封,在這東邊的國土上。(你年輕的封,在東邊,要效法先王)
王說:啊,封,你要記著,如今民眾信奉的是一心追隨你的父親(文王)、繼續(xù)聆聽、依賴他偉大的教導(dǎo)。此去施政要像偉大的先知圣王那樣,讓人民安定和睦(善良、美好)。你要永遠(yuǎn)銘記一直到老也是完善仁德,寬容管理訓(xùn)教(人民)。另外要聽從古代的先知圣王的教誨,讓人民安居樂業(yè)。像天空那么博大寬容,以德服人,你呢,就算沒有辜負(fù)我對(duì)你的期望。
王說:啊,年輕的封,(民眾的)疾苦,你要重視喲!上天將懲罰不誠實(shí)的人(啰)。民情很容易知道-------百姓(還)沒有安居。去了所有的心思,不是(怎樣)舒服好玩,而是安民。我聽說:“恨,不存在大,也不存在??;愛不愛,(就存在)大不大”(恨不論大小,都是恨;愛就圖個(gè)大,小了就不叫愛),好了,你是年輕人,應(yīng)該弘揚(yáng)我(的期望),應(yīng)該讓眾民安樂,也算是幫我順應(yīng)天命、讓百姓振作。
王說,啊,封,先仁后罰。人有小錯(cuò),不是災(zāi)難(不是大問題),就改掉它,從來,就不按制度辦;繼續(xù)犯小錯(cuò),就不得不處罰。有大錯(cuò)誤,不改,那就是大災(zāi)難來臨了(沒救了),甚至還說是很小很小的錯(cuò)誤,這就要加大力度處罰。(這兒的不,就是丕:大)
王說:啊,封,有句話說得好啊,就是以德(治)為首(首先以德服人):希望人民正直、昌盛、和睦;像厭惡疾病那樣,希望人們?nèi)繀拹鹤镞^;像保護(hù)寶寶那樣,希望人民安定美滿。不是你封叔要懲人罰人,是國法難容(是國家懲人罰人);不是你要批評(píng)人,是國家批評(píng)人。
王說:首先要做的, 你頒布完善的法律使眾人信服,這樣所有的處罰就公正了。又說:復(fù)審犯人,斟酌五六天,到了巡視的時(shí)候,好好斷理、復(fù)審犯人。
王說:你頒布完善的法律進(jìn)行處罰,所有的斷案都用(與其罪過)相應(yīng)的刑罰,不能草率。你封,你要竭力謙遜,要彬彬有禮,(又)希望沒有逃避的現(xiàn)象。好了,你是年輕人,沒得有如你封的意的(如果有讓你不滿意的話),我的心我的真(我的真心),你懂的。凡是人因有罪,如:搶劫偷盜,殺人為財(cái),不怕死的;無不恨。(這句話是引出下文的過渡語,與上文沒得聯(lián)系)
王說:封,最壞的人大家都恨,何況是不孝無情。兒子不敬聽老子的話,大傷老子的心;作為父親不愿養(yǎng)兒子,因此恨兒子;作為弟弟不知天高(地厚),不能恭敬兄長;哥哥也不講慈愛,對(duì)弟弟很不友好。就悲哀了這,不是我們管人的沒管得好(有罪的話),就是上天要我們?nèi)藗惔蠡靵y。那就快快引用文王創(chuàng)制的法律,上刑罰、不要赦免。不遵守國家大法的,也有諸侯國的庶子、訓(xùn)人和正人、小臣、諸節(jié)等官員。竟然另外發(fā)布政令,告諭百姓,大大稱譽(yù)不考慮不執(zhí)行國家法令的人,危害國君;這就助長了惡人,我怨恨他們。唉!你就要迅速根據(jù)這些條例捕殺他們。也有這種情況,諸侯不能教育好他們的家人和內(nèi)外官員,作威肆虐,完全放棄王命;這些人就不可用德去治理。你也不要不能崇重法令。前往教導(dǎo)老百姓,要思念文王的賞善罰惡;前往教導(dǎo)老百姓說:‘我們只求繼承文王。’那么,我就高興了?!?/p>
王說:封,多么希望人民走向幸福安康,我們時(shí)常要惦記弘揚(yáng)先王的圣德,把讓人民安居樂業(yè)作為追求。何況如今人民還沒有步入正軌,不去引導(dǎo),就跟沒管理這個(gè)國家一樣。
王說:封,我不得不借句話來告訴你:“愛失去了比懲罰還要痛苦?!比缃袢嗣癫话矊?,民心還沒穩(wěn)定,國家仍然沒有統(tǒng)一,多么希望上天懲罰我,我也沒有怨言,因?yàn)樽锊辉诖笮 ⒁膊辉诙嗌伲ǘ际亲镞^),何況我的罪過又大又明顯、天(肯定)曉得了。
王說:啊,封,要注意呀,不要有怨言,不要用、不要想、不要經(jīng)常掩藏(自己的)善良真誠,大顯仁德,用來安你的心、呵護(hù)你的德、增長你的智慧、光大你的作為,人民安寧,你的瑕疵就消失了。
王說:啊,要效法(先王),你年輕的封,生命不是永恒的,你要記住??!我們要努力奉獻(xiàn),仁就是使命(使用生命),德就是(生命的)快樂,讓人民安居樂業(yè)。
王如是說:去吧,封,不要放棄慎用刑罰,聽從我的勸告,你就會(huì)被萬民永遠(yuǎn)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