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教門之變
事件背景
開平二年(908年)正月,李克用病死,李存勖繼承其父李克用遺志,不但打敗契丹,攻破燕地,并且消滅劉守光與劉仁恭父子的割據(jù),并且于923年消滅后梁,統(tǒng)一北方,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縣西)稱帝,國號為唐。李存勖還收降了李茂貞建立的岐,并消滅前蜀。李存勖以唐朝賜姓為李的合法繼承人身份,打起中興唐朝的旗號,并為唐朝皇帝立廟。又以誅滅唐朝逆臣之名,族滅了后梁宰相敬翔、李振等人,將幫助朱溫篡唐的舊臣11人貶官。
李存勖即位后,就與唐玄宗一樣,自認(rèn)為這輩子都在拼命,應(yīng)該好好休息一下,遂荒廢朝政。李存勖自幼喜歡看戲、演戲,常粉墨登場,并自命藝名“李天下”。伶人大受皇帝寵幸,李存勖又派伶人、宦官搶民女入宮,強(qiáng)擄魏州將士們妻女千余人,怨聲四起。
事件經(jīng)過
后唐同光四年(926年),皇甫暉在鄴都叛亂,李存勖命李嗣源前往討伐,石敬瑭也一同出征。在魏州城下,李嗣源卻被叛軍恭迎入城,李嗣源百口莫辯,遂受石敬瑭擺布而擁兵自立,與魏州的叛軍合兵一處。李嗣源占據(jù)大梁(今河南開封),進(jìn)軍洛陽,先鋒石敬瑭則帶兵逼進(jìn)汜水關(guān)(今河南滎陽汜水鎮(zhèn)),李存勖決定親征反擊。
四月初一日,擔(dān)任指揮使的伶人郭從謙趁機(jī)叛變,欲立睦王李存乂(不知其已故),便率所領(lǐng)士兵與黃甲兩軍攻興教門,李存勖調(diào)蕃漢馬步使朱守殷支援,朱守殷卻率兵到北邙茂林之下休整。于是興教門被亂兵攻破并焚燒,李存勖帶領(lǐng)王全斌等十余人極力抵抗,在這過程中被流箭射中,鷹坊人善友將他扶至絳霄殿,渴懣求飲,劉皇后派宦官奉進(jìn)酪漿,李存勖喝完一杯,隨即殞命,王全斌等大慟而去。善友揀丟棄的樂器放在李存勖尸體上,點火焚尸。
四月初三日,李嗣源入洛陽,殺盡叛臣,葬李存勖尸骨于雍陵。四月二十日,在西宮稱帝,是為后唐明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