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愛是擁有占據(jù) 我怎么松開手放棄”
其實再次見到陳年,對于李月來說本來就是一件幸運(yùn)的事。無論曾經(jīng)兩人有多么相愛,但最起碼在下定決心分開那一刻,便早已互相傷害得體無完膚。
寫下這個番外,是因為要解釋為何李月最后會選擇用極端的方式祭奠早已不會再幸福的人生。其實對于她來說,陳年是一個永遠(yuǎn)值得她用盡一生去呵護(hù)的愛人,然而世道如此艱難險阻,想要不再和陳年分開,事到如今也早已成為癡心妄想。
最初的時候,遇見小小的陳年,那個女孩的生活如此不盡人意,可是她并沒有退讓,哪怕所有事情對于她來說都是艱難的,但是最起碼此刻,她也會竭盡全力創(chuàng)造讓自己活下去的機(jī)會。就是這股生機(jī)勃勃的生長力吸引著李月,才會讓她不由自主地靠近她,但是等她真正進(jìn)入陳年的世界后,卻又驀然發(fā)現(xiàn),那只是一部分的她。
陳年是分裂的。有可以為了活下去不停賺錢的陳年,那是積極陽光的她;又有似乎什么都不在意,空有一副失去靈魂的軀殼在世間游走的陳年,那是滿目瘡痍的她。明明是兩種互相矛盾的情緒,卻交織成一個獨(dú)一無二的她。所以李月想要用自己的力量溫暖陳年,她希望兩個孤獨(dú)的靈魂可以不再被世界遺棄。
奈何天不遂人愿,陳歲的離開讓李月覺得生命的距離,遙遠(yuǎn)又陌生。似乎連她和陳年之間,都被一層迷蒙不清的大霧所籠罩??墒欠置骶褪撬约簾o法接受孩子離開的事實而選擇折磨自己,但是她若是有一分痛苦,陳年就好像有加倍的痛苦,這不是她選擇和陳年在一起的初衷。所以放手,是迫不得已,卻又是自然而然。
哪怕分開以后,李月被迫過上自己一點(diǎn)也不向往的婚姻生活,但是她仍然堅持在水深火熱的日子里活著,畢竟她還在等待一個機(jī)會,一個可以看看陳年是否不再孤單的機(jī)會。所以見到陳年和茉莉有了自己無法給她的幸福生活時,李月很快就釋懷了。在她的心中,陳年就應(yīng)該是這樣的,去追逐自己想要的家的溫暖,而不是被迫和自己一樣一直停留在無法往前走的沼澤里。
李月愛陳年嗎?沒有人比她更愛陳年。但是由于被父母真心疼愛過卻又在未來的日子里失去他們的愛,所以比起往前走,她更想要逃避現(xiàn)在,甚至把原本屬于未來的幻想全都轉(zhuǎn)移到回到過去的奢望中。所以和陳年分開后,比起再找回愛人從頭開始這段之前無疾而終的戀情,她更想要回到那段從未和愛人分開過的歲月。
但是又怎么可能呢?世界上最難以得到的,就是時間的眷戀。所以李月想到了這個不切實際的方式,選擇用死亡來留住流逝的時間。以錯誤的方式結(jié)束自己的一生,一定是不值得的,但是這個世界上,本就沒有所謂的值得。
陳年愛李月嗎?沒有人比她更愛李月。在馬來西亞的那些年,那幾百封密密麻麻的心,全都是將心剖出獻(xiàn)祭給對方的深情。愛從來不是虛假的,但是很多時候愛是短暫的。對于陳年來說,她已經(jīng)被李月留在了對方不會再回頭的記憶中,她絕不會強(qiáng)迫李月忘記她自己的痛苦,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不想要面對甚至選擇用一生逃避的事,它們組成了完整的李月,可是不幸的是,李月并沒有給予她解決這些痛苦的特權(quán)。所以李月痛苦,她比李月更痛苦,痛苦無法在愛面前掩藏,李月只會因為她的痛苦繼續(xù)痛苦。
繼續(xù)在一起,除了加深對方的痛苦,沒有其他意義。而這些情緒都不是她們愛對方的初衷。愛可以包容一切,但是愛無法治愈痛苦?!跋駷踉谱∵M(jìn)了身體 亮著燈也感覺壓抑”
如果和彼此在一起,卻在燈火通明的地帶讓對方淚流滿面,那么愛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分開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可是走投無路的兩人只能在時間的折磨下逐漸放開彼此的雙手。愛不應(yīng)該令人痛苦。
我給這本書取名為《浮萍》,是因為從前總覺得每個人都是孤獨(dú)的個體,就像漂泊無依的浮萍,今天好不容易有了棲身之所,可是明日卻不知道該歸向何方。直到慢慢逐字逐句寫下陳年和李月的故事后,我又猛然間覺得明明已經(jīng)有機(jī)會相遇的浮萍,似乎不應(yīng)該再離開對方遠(yuǎn)走,可是虛無縹緲的人海中,緊緊相依卻又是那么困難。
其實她們分開,又再重逢。似乎一直都沒有變,也確實一直都沒有變,只是那段最好的時間早就已經(jīng)拋下她們遠(yuǎn)去,也沒有機(jī)會再抓住最初的彼此。在寒風(fēng)中煢煢孑立的李月這才突然發(fā)現(xiàn),忘記陳年其實很容易,但是忘記最愛的時間里最初的陳年,其實她無法做到。忘記一個人很輕易,但是不舍得忘記記憶中的一個人。
李月和陳年其實已經(jīng)用盡全力去愛對方,但是總覺得對方似乎因為自己的存在而不夠幸福。很久以后兩人才明白,原來愛是常覺虧欠。
引用句子來自張碧晨《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