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鈷祿清心好了,儀貴人和意貴人先起來吧,還有馬佳貴人,璟常在也先起來吧,本宮想看看咱們滿蒙軍旗的姑奶奶們長什么樣。
又沒等甄嬛她們解釋,第二排的意貴人,儀貴人,第三排的馬佳貴人和璟常在四人就站了起來回話。
富察儀欣—意貴人回娘娘的話,嬪妾是意貴人富察儀欣。
博爾濟吉特若—儀貴人回娘娘的話,嬪妾是儀貴人,博爾濟吉特若琦
馬佳青樺—馬佳貴人回娘娘的話,嬪妾是馬佳貴人馬佳青樺。
瓜爾佳文鴛—璟常在回娘娘的話,嬪妾是璟常在瓜爾佳文鴛。
眾人看到四人站起來回話的位置,很是驚訝,但是華妃開始沒有想到這么遠,她只知道鈕祜祿氏當著眾妃的面結(jié)黨營私,她嘲諷的看著清心。
年世蘭—華妃旻懿妃才剛進宮沒多久,就這么著急拉攏人?
鈕鈷祿清心本宮只是想看看與本宮同在滿軍旗的新人罷了,有哪條宮規(guī)規(guī)定了本宮不能在新人見禮的時候看看新人?華妃說的未免太過分了些。
華妃被哽住了,是沒有宮規(guī)說明,但這不是闔宮上下都默認的規(guī)矩嗎?誰會在新人見禮的時候特意見與自己同屬一軍旗的嬪妃啊。
清心是沒聽到華妃的腹誹,若是聽到了定會說原劇情里的華妃就是這樣干的。
年世蘭—華妃哼,看來是本宮多嘴了。
清心但笑不語
頌芝在她耳旁嘀咕了幾句,華妃就話鋒一轉(zhuǎn)直指新人
年世蘭—華妃按照先滿蒙后漢的順序,儀貴人和意貴人應該是在第一排,怎么自降身份跑去第二排了?
年世蘭—華妃本宮沒記錯的話,漢軍旗只有一位貴人,余下的都是常在答應一流,如何能越過幾個貴人居第一排?
她心里想著,既然不能得罪鈕祜祿氏,我還不能治治你們?
說起這個,富察儀欣是一百個不滿
富察儀欣—意貴人回華妃娘娘的話,嬪妾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嬪妾來的時候就已經(jīng)看到有人站在第一排了,嬪妾見剪秋姑姑沒有說她們不合規(guī)矩,嬪妾只好站在第二排了。
博爾濟吉特若—儀貴人回華妃娘娘,意貴人所說便是嬪妾要說的。
這是甄嬛終于忍不住了,急切的開口
甄嬛—婉常在回各位娘娘的話,嬪妾是延禧宮東偏殿婉常在,一旁這位是咸福宮沈貴人。嬪妾們剛?cè)雽m,對宮規(guī)還不甚了解,一時之間站錯了位置,是嬪妾們的錯,嬪妾們甘愿受罰。
沈眉莊皺了皺眉,她本想回話的,誰知甄嬛居然搶先一步說了,似乎真的有點尊卑不分了,既然她都說完了,也沒什么好說的了。
華妃撫了撫旗頭上的流蘇,理都不帶理甄嬛一句,只是看向皇后,略有些大不敬地說道
年世蘭—華妃看來我們的皇后娘娘御下不嚴啊,剪秋這么淺顯的問題都沒發(fā)現(xiàn),所換做本宮手下的頌芝,定然不會出現(xiàn)這樣讓人啼笑皆非的場面。
華妃故意忘記了甄嬛,作為后宮第一人的清心自然要提醒皇后的啦。
鈕鈷祿清心想必是皇后娘娘事情太多了,精力跟不上了,一時之間忘記吩咐了。
鈕鈷祿清心不過本宮記得新人進宮前都會有教習姑姑去教導宮規(guī),看來兩位并沒有好好學啊。既已認錯,本宮也不好說什么了,就交給皇后娘娘你來處理吧。
宜修在清心與華妃交鋒的時候,面上還帶著賢德寬容的笑,心里卻一直都在想讓她們的陣仗鬧的再大點。
鬧到清心和華妃都兜不住的場面,讓新進來的幾個互相記恨,也讓那個與她姐姐柔則有七八分相似的女子被眾人記恨。
是的,宜修今天從剪秋的口中終于知道了她選了一個跟她姐姐長相相似的秀女進宮了,雖然很討厭她姐姐,但是如今華妃和旻懿妃把持著皇上,她還是愿意讓神似她姐姐的新人去與她們爭寵。
所以剪秋回來匯報的時候說兩個漢軍旗的女子站在第一排,她叫剪秋忽略過去。
既需要她們又忌憚她們,這便是宜修。
讓她們在后宮被人記恨到孤立無援只能攀附自己。
所以心里想的很美的宜修,聽到兩人提到她,臉色有一瞬的不自然。
誰知道,這華妃爭不過鈕祜祿氏,便來找自己麻煩,還妄圖取代她,還有那個旻懿妃明里暗里都在說她老了精力跟不上。氣死宜修了。
盡管兩個寵妃如此不給面子,宜修也不得不開口和稀泥
宜修本宮事務太多,剪秋都需要協(xié)助本宮,難免有疏忽的時候,華妃你底下的頌芝畢竟只是伺候你的宮女,怕是不懂怎么協(xié)助。
宜修既然旻懿妃讓本宮處理,那本宮便罰婉常在和沈貴人罰抄十遍宮規(guī),望剩下的姐妹們引以為戒。
作者再次說明,本書人物三觀不代表作者三觀,作者熱愛祖國,積極倡導民族團結(jié),反對民族分裂。
作者所以話本中的先滿蒙后漢是依據(jù)當時的背景寫的。
作者要罵就罵人物,別罵作者。
作者現(xiàn)在看來二十章完結(jié)不了了,估計還得挺多章的。
作者看過的可以不看這幾章了,今天一看發(fā)現(xiàn)好多錯誤的地方,瘋狂的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