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扯遠了,這一趴得留到秦二功績那邊再細說哈。
話說回來,秦二到底是怎么把反秦人士張良收入麾下的呢?
說好聽點,叫志同道合,說難聽點呢,就叫連哄帶騙了。】
那肯定是志同道合!
贏長嫚煞有其事的點了點頭。
絕對是哄騙!
張良捏緊了手,目光定定,在心底與自己、與過往、與父輩一遍遍重復(fù)著。
【張良和秦二是在始皇二十九年,也就是他在謀劃了刺殺行動后相遇的,張良認為秦二是秦貴族,且身份不低,在秦二的邀請下,隱瞞身份藏在秦二回都得隊伍中,任誰也想不到刺秦的主謀會光明正大的往秦都去,主打的就是個燈下黑?!?/p>
【秦二把張良放到自己在秦都外的別莊中,這個別莊要畫個重點,后面還會再講哈,話頭再轉(zhuǎn)回來:
張良在別莊住下,時不時探查一下外界消息,發(fā)現(xiàn)外面還在到處搜查刺秦相關(guān)人員,他意識到別莊的安全,也意識到秦二極大可能并非普通秦貴族,在秦二只是時不時來找他聊天散步的情況下,索性就又在別莊多住了幾個月,也就是這幾個月,張良慢慢的被秦二的思想‘同化’】
天幕夸張的放大了同化兩個字,看得人更為好奇了:秦二的思想?那是什么?居然能同化這個傳聞中的張良?
贏長嫚若有所思,多瞥了幾眼正看得全神貫注的扶蘇。
天幕說的別莊安全,怕不只是因為她的身份,大概也有那時的留都輔政的扶蘇的緣故吧。
同化……
張良捏緊手指,屏息以待。
【秦二認為: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無論皇帝是誰,泱泱華夏,皆為一家。這個觀念對當時還在努力復(fù)國的張良而言,與神鬼逸聞無異,初聽時既覺驚駭與抗拒,再回味時,才覺脊背發(fā)寒與悵然——這段話是本人對張良晚年自傳里的對于那段日子描寫的翻譯,講的就是那時的他的心態(tài)變化。
而秦史是這樣記載二人的:幾談甚歡,不謀而合。
所以說,其實張良除卻逆賊這一身份外,與秦二在某些事情上,可以說是十分的志同道合,再加上秦二用人不疑、任人唯賢,便是張良真正投誠的理由。
也有人認為,滅韓的是秦始皇,張良等人反的也是秦始皇,那么稍微換位思考一下,作為推翻了胡亥、這個在某種意義上短時間接任了秦始皇皇位的皇帝的秦二陛下,怎么不算是一種十分特殊且稀有的‘反秦’人士呢?那張良加入‘反秦’,實在也是‘名正言順’啊!】
贏長嫚撲哧一下笑出聲,可以說是完全能想象到始皇陛下聽到這話時的臉色了。
始皇的地位與功績毋庸置疑,也因此,講到他后面的皇帝時,難免會帶上幾句,且大多都會帶些調(diào)侃意味,對后世人而言大概是玩笑話,但對鮮少聽到這類話的大秦人、其中特別要指出的是咱始皇陛下,自然會聽起來覺得有些奇怪與不適。
畢竟老秦人肯定難以接受反秦,作為皇帝的始皇就更難接受了。
也就贏長嫚這個半古半現(xiàn)的,還能笑出聲了。
【而說完張良,便不得不提起那在朝堂上與他做了好多年的‘政敵’的李斯了?!?/p>
被點到名的李斯渾身一肅,悄然看了眼高位上始皇的臉色后,才仔細聽起這段與自己有關(guān)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