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陽心下了然。
高陽默良……是,默良知曉了,后來呢?殿下的身體可無恙?
南珩到底是發(fā)了一場熱,皇帝也懲罰了老二,不過不是因為皇子之間的爭奪,而是因為……老二嘴不嚴。
南珩談及此處,眼眶發(fā)紅,深吸了一口氣。
南珩孤病好之后,就問祖母,明明都是兄弟,而且孤先前從未與老二有過齟齬,他為何要害孤。也就是那個時候,孤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他頓了頓,再次開口的時候聲音是有些哽咽的,幾乎是啞聲:
南珩你知曉,孤的母后是在生下孤之后,就離開孤的吧?
高陽本不想提及他的傷心事,但他問了,她只能挑揀著文字答:
高陽默良我在南寧聽過,彼時,先文昭皇后只是晉王妃,彼時正是當時還是晉王的皇帝奪嫡關(guān)鍵時期,在七月十五之時誕下殿下,卻因為思慮過重……薨逝于王府。
沒有說完的事,她在南邊聽到的消息是,當時先皇后的死因是血崩。
南珩對了一半。
南珩拿起了桌上的酒壺,徑直灌了一口下肚。
南珩她是生孤血崩而死,但……不是思慮過重,而是周圍人害死的!
?。?!
她曾經(jīng)猜測過是否是這個原因,但當這話從南珩的嘴里吐露出來時,她竟覺得一陣莫名的心悸。
高陽默良誰害的?
南珩她周圍的人,都在害她……同床共枕的丈夫、手帕之交的密友以及打小服侍的下人……整個王府里都是要她命的人。
南珩但凡見過我母后的人,無一人不贊嘆其溫柔賢惠,操持家務(wù),安撫后院,是京中一等一的榜樣,無一人不喜愛她。除了南煦與高氏。她的丈夫早在與她成婚之前便與她的閨中密友高氏攪合在了一起,奈何婚事是受了皇恩無法更改。
南珩南煦娶她是看中了她身后的許家,曾經(jīng)的京城名門望族,娶了她才能坐穩(wěn)奪嫡之位!高家也不例外,南煦若是真的喜愛高氏,為何不允高氏正妃之位?這一切都是南煦為了坐上那個位置使出來的手段。
南珩高氏手段狠辣,自是有手段入了王府做側(cè)妃。她原本在女兒家的時候就傷了身子不容易有孕,入了王府多年,母后卻是懷上了我。那時,奪位之爭已然進入了尾聲,南煦登基是板上釘釘不可更改的事實,高氏欲謀奪皇后之位,而南煦……也要掩蓋自己是借著王妃娘家勢力上位的事實,兩人一拍即合。想出了這招不損二人名聲,最是合乎道理的死法。
對一個女人來說是最容易被安插人手、也是最容易別忽視的死亡之處——產(chǎn)房。
南珩等到那日,南煦先是買通了宮中內(nèi)監(jiān),讓內(nèi)監(jiān)故意傳訊給母后,告訴她南煦在宮中生死未卜,就是這個消息,直接讓母后提早發(fā)動。懷胎八月便產(chǎn)子,母后也沒有什么把握孤能順利降生。
南珩王府內(nèi),王妃產(chǎn)子、王爺不在,高氏資歷夠,自然把控全局。她提前就買通了五個穩(wěn)婆,并且讓母后在孕中大補……孤的個頭太大了,順產(chǎn)母后生不下來,穩(wěn)婆只能……
舍母留子。
高陽默良他們怎么敢?!難道,許家太爺沒有派人來探望嗎?
高陽默良連自己什么時候流了淚都不知道,只覺得聽著南珩如今這樣輕描淡寫地說出這段痛苦的往事,她恨不得替他去疼。
南珩王府被高家的人把控,消息遞不出去。那個時候,許家的主人們都和南煦一道入了宮,作為南煦登基的見證。默良,孤真正是生在七月十四亥時二刻,雖然是早產(chǎn),但因為母后大補,所以孤生來健全。
南珩七月十四,多好的日子,諸事皆宜,大吉大利……但高氏處死了當時產(chǎn)房中的所有人,硬生生給孤改了日子,說孤生于七月半,生來便是天煞孤星,克死了母后,喂飽了自己……
他的眼淚仿佛是流干了,高陽默良能感到他莫大的悲傷,卻不見一滴淚從他的眼中流出。
南珩高氏留下了孤,是因為當時許家還在,南煦才給了母后一個文昭皇后的謚號。但是南煦登基之后不到兩年的時間,便給了些莫須有的罪名,處死了許家一百三十多口人。本來母后的謚號也是要被抹去的,但母后在京城的名聲卻不是他們所能撼動的,高氏再如何,氣度胸襟不及母后一根手指頭。
高陽默良殿下呢?
南珩開始兩年,是高氏養(yǎng)著孤,但兩年后高氏有孕,南煦便將孤交與祖母撫養(yǎng)。這一切,都是祖母千辛萬苦保住了母后生前的一些人所復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