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趕到教室,剛坐下沒多久交了個作業(yè),就上早自習。
當然,同桌好奇的眼神太過于強烈,李玲轉(zhuǎn)頭,也看著他。
“我知道你想問些什么,下課再說吧?!?/p>
李玲扔下這句話,就將英語書拿出來自習。
當然,李玲根本不知道對方想問什么。
日吉若確實也有想問的,但是,既然對方都這么說了并且現(xiàn)在在上早自習,他也就只好拿書出來學。
》。。。
下課,日吉若就問李玲,第一個問題就是。
“你和部長是怎么認識的?”
李玲怎么覺得對方有點八卦呢這。
當然,日吉若只是單純地去問,順便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消息方便他去“以下克上”。
“首先你得有個比賽,然后你得去找個搭檔,最后你就認識上了?!?/p>
“?”
什么東西?
日吉若懵逼。
李玲擺擺手,“好吧好吧,不逗你了,告訴你吧?!?/p>
其實當時兩人的遇見也算是不太好吧。
大概是在5年前,當時李玲僅僅9歲。
李玲在語言這門學科上頗有天賦,也許有父母雙方來自兩個不同國家,小時候李玲就學會了兩門語言外加一門方言。
幼兒園的俱樂部,李玲選擇去學習英語以及舞蹈,當時英語學習的就是很簡單的語法,舞蹈嘛就比較雜,很多種類的舞蹈都有學習。
就這樣,在9歲的時候,李玲成功擁有一具四肢協(xié)調(diào)的身體,在語言這類學科上學起來也相對輕松。
剛好有個什么國內(nèi)的英語演講比賽,只要是前三就有獎得。
前三獎勵不僅有錢,也有其他的福利。
比如說第一名有個在英國的旅游。
當然,碰巧的是,在英國,King Primary School,這么一個學校,有個活動。10個人參加,看誰最有號召力。在一個下午的時間,誰集齊的人數(shù)最多,誰就有機會去參加一個免費旅游。
李玲在國內(nèi),英語比賽是第二名,李玲學的是美式發(fā)音,第一名是學的英式,拿第二的名次不是因為裁判偏于英式發(fā)音,李玲的美式發(fā)音在她這個年齡階段來說很優(yōu)秀了,但是就是因為其中一個單詞讀錯,卡殼了一下,所以只能是第二名。
但是第一名對國外旅游并不感興趣,在詢問裁判組是否可以轉(zhuǎn)讓機會時,得到允許,這個在國外旅游的機會也就給了李玲。
而在King Primary School,跡部被自班的同學悄悄報名上去,于是跡部十分不愿意地參加活動,毫無疑問,他的個人魅力比較強,第一名肯定就是他了。
這個旅游跡部原本想要推掉,但是跡部的父母都不太同意,認為他可以去參加。
跡部也就去了,當然,樺地因為跡部的要求也一同前去。
李玲知道自己可以去英國旅游,當然十分興奮。
這個旅游,其實就是針對9-11歲小孩的一個3天小露營。
李玲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在日本的表哥,入江奏多。
奏多十分捧場地恭喜了她幾句。
三天后就是露營的時間。
李玲提前2天趕到了英國同父母一起,當然這幾天都是住的酒店。
李玲也就順便在前兩天踩個點找到露營要去的報名地方,以及在周邊玩玩,看看英國的風貌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