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府中的錢財,上官芷一直用于支持西北吳白起所帶軍隊。
茶樓。
其實她一直知道,蘇容卿怕蘇家重蹈上一世覆轍,但她一直沒有挑明,如今是時候給出承諾了。
不過,先要取得李川的承諾。
李川安排好一切,立即來赴約。
李川“阿芷。”
上官芷倒茶:“今日我尋殿下,只為一個承諾?!?/p>
李川“你說?!?/p>
上官芷“殿下應(yīng)當(dāng)知道,我同蘇容卿自小青梅竹馬,我希望殿下答應(yīng)我,日后無論發(fā)生何事,蘇氏一族都能平安?!?/p>
好不容易去見一面,結(jié)果她提的是關(guān)于另一個人的事,李川心底自然不喜。
李川“只要蘇家不越界,我可以答應(yīng)。”
上官芷“謝謝殿下。”
李川直直望著她:“阿芷,你就這么喜歡蘇容卿嗎?”
上官芷“殿下,阿芷雖出身上官家,卻是重情義之人,我只想保護(hù)家人,保護(hù)朋友?!?/p>
李川“好?!?/p>
這是她第一次鄭重的求他。他怎可能不答應(yīng)。
——
對于皇帝而言,內(nèi)有世家掌權(quán),外有敵國滋擾,若是能夠組建一支真正屬于皇家的軍隊,北伐戎狄,南修水患,方可保大夏安定。盡管皇帝所說的宏圖偉業(yè)確實令人心動,但裴文宣深知他身體不容樂觀,之所以會突然說這么多,為的就是讓他清楚自己背靠寒族,唯有扶持肅王才是最終歸宿。
上一世,李川雖削弱世家,但因她的緣故,只是讓上官家退回悠州。
如今崔玉郎幫著柔妃做事,已是眾所周知,而裴文宣也是柔妃既試探又想重用之人。柔妃召裴文宣入督察司,委婉暗示裴文宣動了王厚文,算是給她招惹了大麻煩,可裴文宣直言柔妃此舉正是樹立威望,為肅王收攬人才的好機(jī)會。
此言中了柔妃的心思,便交給裴文宣一張名單,想讓他安排幾位世家子弟中舉,并強(qiáng)調(diào)這些人未入族譜,頂多算是有些關(guān)系??膳嵛男钪^不過就是金錢來往,所以他提醒柔妃要想清楚,究竟是籌謀得一筆錢在后宮頤養(yǎng)天年,還是想要將肅王送上皇帝的位置。
雖然今年科舉格外隆重,但因有裴文宣作為主考官,若有人意圖從中做手腳就得多了份掂量。從登記考生名單到閱卷完畢,再到考生在皇帝面前殿試,直至科舉放榜,整個流程下來,柔妃在朝中累積不少“肅王黨”,同以前的寒門聚集一起,漸成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
眼看著就要到秋后問斬時節(jié),眾世家紛紛開始行動。
而上官芷受世家所托,阻止柔妃計策。
朝堂之上,上官芷先領(lǐng)來陳厚照同柔妃當(dāng)面對峙,
面對陳厚照的指控,柔妃驚慌失措,大呼冤枉。緊接著,第二批受害人上殿呈交有關(guān)柔妃的罪行,他們都是被柔妃逼著放棄告狀的受害者,同樣七大姓也拿出柔妃索要錢財?shù)淖C據(jù),徹底坐實她貪污受賄、徇私枉法、蓄意殺人以及陷害忠良等數(shù)罪。
她及時提議將柔妃收押徹查,依律問罪,其他人紛紛應(yīng)聲跪下附議。從柔妃得罪過的世家,再到普通寒門學(xué)子,皇帝看著跪了一地的人,不得不將目光看向唯獨站著的兩人,一是裴文宣,二是蘇容卿??裳巯逻@種情況,縱然蘇容卿有天大本事都無能為力,他和裴文宣在最后時刻跪下附議,令皇帝找不到任何借口力保柔妃。
見皇帝猶豫,她只好再次表率,一國之君身系萬民,理應(yīng)作為表率,不當(dāng)徇私,不當(dāng)枉法,就算如何偏愛柔妃娘娘,也不應(yīng)該為了一個女人,毀了數(shù)百位學(xué)子忠良應(yīng)得的公正,毀了大夏朝綱。最終,皇帝不得不下令把柔妃關(guān)入大牢,交由督察司處置。
扳倒柔妃,上官芷并未覺得喜悅,她其實不喜歡權(quán)勢斗爭。
蘇容卿跟上她同裴文宣:“郡主?!?/p>
上官芷“蘇大人?!?/p>
蘇容卿關(guān)切出聲:“郡主面色不太好?!?/p>
上官芷“許是昨日沒休息好?!?/p>
裴文宣攬住她:“蘇大人,我的夫人我自己會關(guān)心?!?/p>
明白此時不便同她多說,蘇容卿壓下心底的失落,目送兩人走遠(yuǎn)。
裴文宣“不管怎么樣,我都會一直陪著你?!?/p>
上官芷“我知道,我只是覺得可悲,因為出身就成了柔妃作惡的理由?!?/p>
世家與寒門被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只為大夏朝堂的安穩(wěn),是她想要的。
裴文宣“郡主想要達(dá)成的,臣會陪你一起完成?!?/p>
御書房內(nèi),皇帝痛罵柔妃目光短淺,為了幾兩碎銀毀了自己半輩子的心血。柔妃苦苦哀求皇帝救自己,可那么多人聯(lián)手要她死,而她在朝廷沒有根基,得罪了世家,又沒有寒族敢出頭,今日之事傳出去,天下人必定對她口誅筆伐。
所以皇帝告訴柔妃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適當(dāng)時機(jī)留下親筆信狀告太子陷害她,以死證明清白,或能保住肅王的清譽(yù)。柔妃聞言不可置信,瞬間心如死灰,大罵皇帝軟弱無能,更是索性交代他多年未有子嗣是因服用了安神湯。皇帝大怒死死掐著柔妃的脖子,念及往昔情分終下不去手。
為此,柔妃嘲諷皇帝不夠善又不夠狠,無論是作為君王、兒子、丈夫乃至父親都不及格,明明自私透頂竟帶著幾分良知,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到頭來落在世家手里,最終只能眾叛親離,一無所獲。仿佛在這一刻,皇帝真的成為了世人眼里的孤家寡人。
華樂來大牢探望母親,柔妃告訴她目前只有兩個選擇:要么與自己斷絕關(guān)系,請求皇帝讓她和肅王去西北,遠(yuǎn)離皇室,過著息事寧人的日子;要么就是殺了太子,只保肅王當(dāng)上皇帝。
柔妃自知難逃一劫,便佯裝偉大母親的形象,為的是讓華樂聽她的安排。
華樂拿著令牌按照柔妃的意思,直奔舅舅府邸,她不能因為母親的錯,沒了現(xiàn)在的尊貴榮華。蕭家乃寒門出身,多年經(jīng)營共有兩位舅舅在朝中任職,一位是戍守西北的大舅舅蕭肅,另一位是執(zhí)掌御林軍的三舅舅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