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木筏在無際的水面上漂浮,目光所至沒有任何他物。
一個人躺在木筏上,被衣物遮住身體和頭面部,稍有起伏的腹部,表示著他還是個活物。
夕陽懸在水面上,把整片海域染紅,也照著這只木筏,和上面的人。
很快,太陽沉到了水下。那人便坐了起來。
米貝明,有創(chuàng)造物質(zhì)的能力,雖然目前只能創(chuàng)造少量雜質(zhì),沒什么用。
他站起身,躍入大海。下海抓魚,附近海域沒有什么危險生物。
很快,抓了兩條魚上來,輕車熟路。
從自制簡易蒸餾裝置中取出淡水喝了一口,又把容器放回去。木筏上不能生火,只能把魚處理一下生吃。這就是今天的晚餐了。很腥,但從來都是這樣。
不能吃的邊角料再扔回海里:沒有火,不能制成熏肉;沒有鹽,不能制成腌肉;不耐貯藏,沒幾天就會腐爛發(fā)臭。所以干脆扔了方便
這個世界陸地很少,九成九以上的面積是海洋。
卻沒有海洋生物文明,而是人類文明。
不過人類也向適應(yīng)海洋的方面有一些變化。
米貝明手上有一張卡片,不知道是哪里來的。似乎一直就有,不過從來沒有注意到。米貝明簡單處理掉晚飯后又喝了口水,開始研究這張卡片。
這是一張底色為灰色的卡片,背面寫著“個人身份卡”,正面是“未激活”字樣。
米貝明試著把自己的造物能量輸入到里面。
能量只有在物質(zhì)密度足夠低的地方才能夠造物,不然能量完全無法到達。由于米貝明當前能創(chuàng)造的雜質(zhì)太少,他還無法判斷造物時是把原位置的物質(zhì)擠開還是替換。
很奇怪,身份卡明明屬于固體,密度過大,明顯達不到造物標準,能量卻能輸入其中。
米貝明眼前一黑。
很快又亮了起來。
但只亮起了一行字:
【請選擇初始卡包】
哦,還有兩個卡包。
米貝明走近觀察兩個卡包。他沒有掉到海里,走動的時候也和踩在木筏上的感覺不一樣,木筏在海上浮動,這時他卻感覺不到木筏的浮動。
兩個卡包都是打開狀態(tài),也都是二十格卡位。不同在于一個卡包外面有一格卡位,另一個的卡位都在里面,但是中間被隔開了。
米貝明握住了一個卡包,而不是另一個。也就是說,他選擇的是有一個單獨卡位的卡包。
另一個便消失了。同步,上面的字體產(chǎn)生了變化。
【卡包具有一個常駐卡位,不需要抽卡,可以直接使用】
【已放入初始卡牌】
【請為自己起一個名字,以后我們將會以此來稱呼你】
下面是一個方框。
米貝明想了想,輸入了創(chuàng)造者三個字。野心昭然若揭(不是)。
隨后,他眼前又浮現(xiàn)了三張卡牌。
【請選擇副本】
《疫病紳士》
《二十歲和八十歲的我們》
《大裂變》
只有名字和卡面,沒有任何提示。米貝明想了想,選擇了第一張卡。
于是,米貝明的眼前,又是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