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姚惜正在打毛衣,古代手藝人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甚至比現(xiàn)代人還豐富,她當初只是教了這些人平針的織法,結果如今反過來被教了許多花樣。
等到羊毛羊絨織物布料流行起來之后,由下及上,現(xiàn)在各個樣式和不同染色都有了。
連小皇帝上朝都穿上了正經(jīng)羊絨衫。
姚惜正在做的這件和自己身上的是親子裝。
轉眼間她和謝危的孩子也都要啟蒙了。
姚惜自己一肚子大逆不道之言,哪敢隨便亂教。
于是謝危就成了教導孩子的主力。
倒是張遮和姜雪寧的孩子跟她們的年歲大致相同,本來想放在一起教育的,可姚惜聽說是張遮親自教導,一百個不同意。
這么多年了,姚惜還是受不了張遮這種人,正好姜雪寧也看不上她的老公,怕謝危怕的要死。
謝危如今威嚴甚重,手腕極高,深諳用人之道。
謝危和張遮兩個人原本也沒有太多交集,但同朝為官,總有意見不同的時候。
尤其如今朝堂幾乎相當于謝危的一言堂,也就姚父還能壓兩分,但是人家姚父都這把年紀了,怎么可能里外不分!
所以張遮這類忠君思想貫通整個人的官員,對謝危自然是看不順眼的。
可惜小皇帝太小,就算謝危想還政也撒不開手啊。
何況大乾朝如今蒸蒸日上,稅法改革初見成效,各方面比如醫(yī)療,民生,教育等等,已經(jīng)算的上日新月異。
整個朝堂都像個不停旋轉的陀螺一樣。
誰不想青史留名?!
大好機會就在眼前呢,誰不上誰是個傻的。
所以張遮對謝危的觀感就很復雜,若不是謝危當初不管不顧的在梅園中……,他也下不定決心,娶到姜雪寧。
可姚惜和姜雪寧這對好閨蜜,互相都不喜歡對方老公,兩個姐妹經(jīng)常為這個,前一秒吵架,后一秒不知哪個點戳了笑點,就和好。
于是謝危和張遮的關系一下就微妙了起來,有時候甚至會有些同病相憐的惺惺相惜之感。
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謝危的許多政策確實于國有利。
只是,人總有私心的,謝危又不是圣人。
他對姚惜如何,誰看不出來。
于是總有那想要投機取巧的人,想通過姚惜搭上謝危。
當初暗中搭上謝危的周寅之,如今一路高升,已經(jīng)是京城中響當當?shù)囊惶柸宋锪恕?/p>
當年平叛平南王,人家也出了大力呢,又奮勇殺敵,雖說是個勢力小人,可如今謝危姚惜在,還彈壓的住此人。
但是,張遮一直以來就堅信與虎謀皮不可取。
中間還發(fā)生過一件事。
那就是周寅之是如何上位的,他自己倒是不會同旁人說,可他當初為姜雪寧辦事,總是需要幫手的,其中一個知道內情的,就有一次不小心喝醉酒將此事泄露了出去。
雖說那人事后被罰了,可他借著姜雪寧的關系,認識了姚惜,又通過姚惜搭上了謝危和姚太傅一事算是在小范圍里傳開了。
沒錯,謝危都攝政王了,姚父也早就被升為太傅了。
另外姚母也封了誥命,兩宮太后親下的懿旨。
回到消息泄露那事,此消息在小范圍內就傳揚了出去,最先受到影響的并非是謝危和姚惜,而是張遮。
他發(fā)現(xiàn),不知怎的,明里暗里來找他的人變多了。
這些人也不說要做什么,就繞著彎的說些小案舊案,要么就找他討論一些政令之類的。
一開始他還以為有錯漏或是誤判之流,可幾次下來,他就明白了,這是官員是在前面拖住他,重點是一同前來拜訪的妻子。
女眷自然是姜雪寧這個女主人負責招待,人家就是奔著姜雪寧去的。
為什么不直接找姜雪寧,呵!
姜雪寧什么脾性,他們這些小官員家眷哪里有門路直接找她,人家交往的都是公主郡主的。
郡主:姚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