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的好啊——”
其他人不由鼓掌歡呼起來,緊接著卿眠所在殿宇的房門從內(nèi)打開,一身華貴吉服的卿眠手持以鳳凰羽裝飾的紈扇(又稱團扇、羅扇)遮面,裊裊婷婷、儀態(tài)萬千地跨過了面前的馬鞍,慢慢的走向了他。
唐三“卿卿......”
——你待我如此,要唐三如何才能報答?
一滴淚水自唐三的眼角淌下,隨后便是第二滴、第三滴......從剛剛開始心中就有的濃濃酸澀與感慨在這時好似終于有了發(fā)泄之地,使得他不由微微低下頭、以寬大的袖袍掩面微泣。
這是弗蘭德幾人在這么多年的時間里第二次見他哭,兩次都是為了同一個少女,第一次還是那次作為她分身的“卿語”獻祭之后......
卿眠“別哭了......我看過你前世那邊的婚俗,都說這個時候要歡喜,畢竟今日是我們的大喜之日啊!”
聽到愛人柔聲安慰自己的聲音,唐三慢慢放下了面前的袖袍,下一瞬間對方柔嫩的指尖就已經(jīng)附上了他因流淚而微涼的臉頰,輕輕幫他拭去了留在臉上的淚水。
唐三怔怔地抬起頭,見面前身穿喜服、頭戴金冠,一直都謹記手持著紈扇遮面的愛人一手拿著卻扇、一手抬起幫自己拭淚。
一時間心中五味雜陳,他想開口說些什么,卻第一次發(fā)現(xiàn)語言是多么的蒼白無力,好像現(xiàn)在無論說什么話都不能表達出自己此刻的想法。
千言萬語在此刻都化為了一句稱呼,一句不僅是對愛人的昵稱,同時也有夫妻之間表達親密之意的——
唐三“——卿卿?!?/p>
同時將妹妹送出“閨閣”的毀滅之神見他們擦淚事了,隨即為兩人遞上綁有紅花的紅綢,又按照自家小妹的叮囑,與其他四個兄弟姐妹受了兩人的行禮拜謝,這才將兩人送出了門去。
來時還沒有任何東西的院門前大道上突然多出了鑼鼓喧天的迎親隊伍,待將新婚妻子小心送上十六人抬的花轎,唐三才返回前面飛身上馬。
百鳥齊鳴、振翅而飛。
隊伍慢慢地離開了,在他們長長的隊伍后方,抬嫁妝的挑夫們抬起毀滅之神、生命之神幾個兄妹為自家妹妹按照唐三前世婚俗準備的“十里紅妝”,浩浩蕩蕩地向前行去。
迎親的隊伍在路上還遇上了卿眠幾人專程安排的幾位攔車人,隊伍中立刻就有人按照習(xí)俗分發(fā)喜錢和酒肉,這才得以順利通過。
——
迎親隊伍繞了一大圈,又回到了院門前,唐三率先下馬迎上自己依舊手持紈扇遮面的新娘,與她一起再次執(zhí)起紅綢、新婦踏過專人鋪就的地氈、隨后跨過火盆走入府門。
可后面就略有不同,只見后院正房之外西南角的空地上,設(shè)立了用青布幔圍起的帳篷,唐三知道,在前世這個帳篷叫“青廬”,又名“百子帳”,是新人舉行婚禮的場所,他和卿卿就要在里面交拜。
隨著一聲“夫妻對拜”唱出,兩人相對著盈盈下拜,唐三也再次作了一首卻扇詩。
唐三“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林。若道團圓似明月,此中需放桂花心?!?/p>
作者補昨日第二更
作者文中三哥所唱的卻扇詩是唐代詩人李商隱所作
作者這里的神界大婚一切參考唐代婚俗
作者其中卿眠的圖片僅供參考,唐朝的婚服一般是男紅女綠,但網(wǎng)上也有一種說法稱女子穿綠是高嫁,這里作者實在沒找到唐朝的綠色婚服圖片,所以用文中的圖片給大家暫時做一個簡單的參考。
作者圖片來自于小紅書,圖上右下角是博主大大的小紅書號,使用已征得博主大大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