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諾對于新得到的樂器,表示很是喜愛,很“大方”的給了便宜師父儒尊十壇上好的陳年桃花醉。只是新得的寶物還未曾有名字,雖是無名然葉諾準(zhǔn)備私下里將之定名為“錦瑟”。代表著琴瑟和鳴之意,也是葉諾對樂之一道的追尋!
無它五十弦琴象征樂道之極致,而瑟這種樂器在傳說中,恰恰本有五十弦,傳說中太帝(或稱黃帝)命令素女彈奏五十弦瑟,瑟的音色極為悲涼,使太帝感到悲傷不已,無法自禁。因此太帝才將瑟破為兩半,從此世間流傳的都為二十五弦!
——————————————
長留 海邊
秋水共長天一色,朝陽下的海邊正是“天際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際一時紅?!比~諾只是靜靜坐在山石上,海風(fēng)一陣陣襲來,帶著海洋所物有的海腥味,海面之上,紅霞滿天,一輪紅曰破海天線,葉諾口一張,一縷先天紫氣登時入腹中。
而現(xiàn)在葉諾想要感受的就是“錦瑟”的威力,在配合自己本就有的樂道功法《天地八音》,其中五律篇講的就是五音又稱五聲。最古的音階,僅用五音,即宮、商、角、徵、羽。而中醫(yī)中提到,五音出五臟,五臟清五音。脾應(yīng)宮,其聲漫而緩;肺應(yīng)商,其聲促以清;肝應(yīng)角,其聲呼以長;心應(yīng)徵,其聲雄以明;腎應(yīng)羽,其聲沉以細(xì),此為五臟正音。
五律篇從治療、攻擊、輔助等幾個方面系統(tǒng)的闡述了五音的變化功用,而且針灸之術(shù)中還提到五音與五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果然在五律篇中提到:五行化萬物,天地生五音。音變則物化,音生則物生。五音妙用無窮,大者可演化四季更替、萬物繁衍;小者可以調(diào)動天地元氣進行治療、攻擊,若是由五行真氣彈出,則威力極大!
五音能夠演化五行,調(diào)動五行元氣,不僅能夠調(diào)理五臟,更可化成實質(zhì)攻擊,而五音修煉全靠音律修養(yǎng)、彈琴自悟,這樣既不耽誤自身主要的修行,又可以通過彈奏琴曲來輔助修煉,正中葉諾下懷。
葉諾準(zhǔn)備彈一曲《高山流水》,主要以五音中的宮、羽二音為主,宮屬土,主鞏固、加持、靜心,取大地厚重之意;羽屬水,主丹田,有明心開智之效。《高山流水》是入門級別的曲子,充分體現(xiàn)了宮、羽的厚重流暢之意,兼之土生金,金生水,中間不時穿插商音,有聚集天地元氣、促進元神清明之效。
葉諾端容肅穆,正氣明心,如玉的素手在琴弦上輕輕一撥,清脆悅耳的琴音驟然響起。甫一彈奏,葉諾就發(fā)現(xiàn),要想彈奏這首曲子,涉及到體內(nèi)真氣的配合,需要通過真元外放振蕩手指,才可奏出。葉諾一邊要熟悉曲子,一邊要御使真元,時常顧此失彼,彈奏的時斷時續(xù),不時還發(fā)出刺啦的破音。
不知道練習(xí)了多久,琴音停了下了。葉諾終于完全悟透了這首曲子。 深呼一口氣葉諾閉上了眼睛,感受著曲中的真意,想到了高山的厚重與巍峨,流水的細(xì)膩與娟秀,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幅鳥語花香、山靈水秀的畫面,不知不覺的間,葉諾雙手放在琴弦上,叮咚的琴音再次響起。
這次再沒有了之前的生澀與不諧,清脆悅耳的琴音如同流水劃過人們心田,仿佛能夠看到高聳入云的雄蜂,一股滄桑亙古之氣撲面而來,又仿佛涔涔的流水歡快的奔向大海。時而咚咚,敲響戰(zhàn)鼓;時而叮叮,大珠小珠落玉盤。
隨著葉諾的彈奏,海面突然刮起了一陣旋風(fēng),肉眼可見的靈氣聚集而來,葉諾只覺此時此刻前所未有的清醒,體內(nèi)的真元按照特定的經(jīng)脈游走起來,不斷的吞吸著滲入體內(nèi)的靈氣,手指仿佛自有靈性一般,還在演奏著樂曲。葉諾無意間就達到了意如磐石、分心二用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