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族,一個種類繁復(fù),血性彪悍的草原民族。在廣闊的北疆有著重要的地位,可卻在17世紀的風(fēng)云變幻之中遭到了致命的打擊。
清軍入關(guān)安定局勢后,對待草原上索倫部族人的態(tài)度是極為粗暴的。納雅的這一支也未能幸免。
顛沛流離的遷徙已經(jīng)成為了生活的常態(tài),草場上空似乎總是被籠罩著一股揮之不去的陰霾,族人們?nèi)杖找挂古惆橹切┦莨轻揍镜呐Q蚵柜R,所剩的唯有無止境的嘆息。
所幸,憑借著一點稍微拿得出手的武藝,她在族人里混得了一席之地,在某次的比武中,她以矯健靈活的騎射獨樹一幟,為族長所看重,并被予以了精心培養(yǎng),以待有朝一日的厚積薄發(fā)。
……
大人們那些充斥著權(quán)謀算計的交錯觥籌,她看不懂;朝廷上那些歌唱著天命攸歸的怪調(diào)頌詞,她也聽不懂——倒不是因為年紀小,而是她不識字。實際上那個時候大多數(shù)的人都不識字,何況少數(shù)民族。像前文寫的老書生黃嘉琪和小青年蒼水使那樣的人都只是少數(shù)。
唉……
但是換個角度想想,“人生識字憂患始”,不去想某些無謂的大道理,也不見得是什么壞事,依舊能做一個善良有用的人。
她終究還是知道自己應(yīng)該盡一點力,為這個不完美的時代留下點索倫英靈的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