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城經(jīng)過審訊,從陳銘峰口中得知了一個新的人物——段哥。
杜城問道:“沒有地址你是怎么知道那個地方的?”
陳銘峰焦急地解釋道:“我之前給他送過飯,那個地方偏遠,外賣都不愿意去,警察同志,我真的只是個送飯的?!?/p>
杜城冷冷地睨了他一眼,厲聲質問道:“你到底跟那個段哥是怎么認識的?”
陳銘峰縮了縮脖子,老老實實的交代出來......
兩人是在夜店相識的,之后沒有怎么聯(lián)系,直到前幾天段哥突然用電話聯(lián)系他。
一番審訊下來,杜城沒有從陳銘峰口中得到太多有用的消息。
李晗第一時間對那個手機號進行調(diào)查,確認手機號是從黑市購買的,從上面提取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當務之急就是去那家夜店調(diào)取當時的監(jiān)控,去證實陳銘峰的口供。
杜城帶隊去夜店,而蔣峰和若瑾則去了陳銘峰的家中。
破舊的老城區(qū),房間內(nèi)并沒有什么特別有用的線索,若瑾打開陳銘峰家中的冰箱,里面有大量的冷凍豬蹄和魔芋。
蔣峰看著她手里的東西,無奈道:“看來這人的確是個送飯的?!?/p>
若瑾眉頭微蹙,不解道:“難不成還頓頓吃豬蹄嗎?”
蔣峰聳了聳肩,不以為意道:“也許對方就喜歡吃這口呢?先把這些都帶回去吧。”
警員快速將冰箱內(nèi)的東西打包帶走。
若瑾莫名覺得有些詭異,按理說,如果是專業(yè)送飯的,廚房應該有大量的調(diào)料,冰箱內(nèi)也應該塞的滿滿的,而不是像這里雜亂、破舊,卻沒有多少煙火氣。
......
杜城在夜店那邊得到了夜店經(jīng)理對那個段哥的簡單描述,段哥脾氣爆、摳門、酒量特別差,一喝酒就鬧事,工作人員對他的印象特別深。
兩方人馬都沒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案子一時之間陷入了迷霧之中。
一群人坐在一起商討下一步該如何偵破案件時,還未走出北江分局的華校長拿著手機匆匆趕了回來。
杜城接過手機,眉頭緊鎖,呢喃道:“人質都已經(jīng)逃跑了,綁匪為什么還要發(fā)送短信?”
蔣峰遲疑道:“會不會是綁匪還不知道華木姚已經(jīng)逃了出來?”
若瑾將手機塞進兜里,問道:“你們不覺得這個案子處處都透著蹊蹺嗎?”
杜城轉過頭,問道:“怎么說?”
“所有的事情都太過輕而易舉,仿佛我們一直在按照綁匪謀劃的路線行走........”若瑾點了點受害者的傷痕鑒定書,說道。
對方為了接近華木姚籌謀了那么久,怎么可能輕而易舉的讓她逃走?
除非對方的目標根本不是華木姚......
華木姚身上的捆綁傷痕可以看出,對方的確手下留情了。
杜城沉默半晌之后,說道:“綁匪索要贖金這件事對我們的確是個好機會,李晗,你繼續(xù)搜索華木姚的手機信號,蔣峰、若瑾你們兩個跟我去地鐵站?!?/p>
李晗重重點頭道:“城隊放心,只要信號再出現(xiàn),我肯定鎖定它的位置?!?/p>
刑警隊這邊在地鐵上進行布控,華校長在將贖金放在花林站的地上,等待綁匪前來。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可直到傍晚地鐵內(nèi)空無一人,也沒有人過來帶走贖金.......
李晗這邊也通過手機信號,成功定位了華木姚的手機位置。
在海邊小樓的石縫中拿出兩部手機,杜城在得知這一消息后,顯得尤為氣惱。
勒索短信是定時發(fā)送的,這一天,他們都做了無用功,被綁匪耍的團團轉。
————
沈翊從陳銘峰的描述,畫出了段哥的樣貌,兩張素描畫像貼在白板上。
若瑾圍著白板來回踱步,眼神一眨不眨地盯著兩張素描畫像,總覺得男子的容貌十分怪異,突然福至心靈的說道:“城隊,沈老師,這兩個人都是同一個人易容的.......”
這句話好似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沈翊拍手道:“我就說總覺得哪里怪怪的,若瑾,你再等我一下......”
說著,掏出鉛筆和畫板,將兩份素描重疊在一起,找出兩人的重合點,重新描繪出一張畫像。
直到一張陳銘峰的臉躍然于紙上,沈翊眼眸一亮,指著畫像說道:“這就是那個假扮聞璟和段哥的人?!?/p>
若瑾想到從陳銘峰家中搜到的東西,拍手道:“我就說,他家囤積大量的豬蹄和魔芋怎么想怎么怪呢,原來如此!”
怪不得那個段哥在夜店的行為太過張揚,這一切就都解釋的通了。
杜城眼神中透著一股茫然,問道:“什么意思?”
沈翊輕扯唇角,解釋道:“魔芋中含有大量的膠質,經(jīng)堿處理之后會形成一種彈性凝膠,加上豬蹄熬制出來的明膠,就會仿制出形同真皮的色澤和觸感?!?/p>
若瑾微微抿唇,疑惑道:“陳銘峰究竟是何目的要靠易容去接近華木姚?”
既然已經(jīng)推斷出這樁綁架案都是陳銘峰策劃出來的,那他的目的究竟為何?
真的只是為了錢財這么簡單嗎?
氣氛一時之間有些凝滯,杜城摸了摸下巴,說道:“之前蔣峰調(diào)查過陳銘峰和華木姚之間的人際關系,沒有什么可疑的地方.......如果是為了錢財呢?”
三百萬的贖金,對于一個無業(yè)游民來說的確是一筆不菲的錢財了。
若瑾說道:“如果是為了贖金,那陳銘峰不該只有一個人作案,并且他這種行為更像是一種報復,而非真正意義的綁架?!?/p>
一般的綁架勒索案,都會以暴力或脅迫的方式囚禁被害人,華木姚手腕上的傷痕極淺,表明綁匪并不想傷害對方。
通常的綁架案,目標指向明確,選擇針對性強,其過程復雜,單人較難完成,一般由三四人組成或十多人組成的團伙進行。
而他們現(xiàn)在調(diào)查到的線索,更像是陳銘峰特意引導他們的,好似一直在引導警方發(fā)現(xiàn)這件案子真正隱藏的誘因。
杜城思忖片刻之后,說道:“行,我現(xiàn)在就再去調(diào)查一下陳銘峰跟華家之間的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