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天宮中的小小宮女,一日隨上神邊伯賢下界,邊伯賢收獲了一顆念珠,她撿回了一只遍體鱗傷的小獸。
回宮后悉心飼養(yǎng),把它從閻羅殿拉了回來。
受傷的小獸看上去及丑,她玩笑般喚它阿丑,一直到它傷好后變得可愛無比,這個(gè)稱才因?yàn)樗砩峡M繞的奶味兒變成了奶包。
奶包對(duì)此也沒甚意見,終日形影不離地跟在她身邊。
連邊伯賢都知道了小奶包,一日拍著它的腦袋隨口調(diào)侃:“真看不出是那丑東西?!?/p>
它忽然炸毛,一口咬住面前的手。
她嚇得夠嗆,冷落了它幾日,它可憐巴巴地去扯她衣角,雙方最終和好如初。
從此它越發(fā)乖巧,只是除了她,再?zèng)]人敢叫那個(gè)昵稱。
一日她跟同伴打賭,贏了一盞對(duì)方從凡間帶來的燈籠。
潔白的燈面上繪了幾叢墨竹,把玩一陣后就丟給了它,它小心翼翼地叼走,不知藏到了哪里。
一次她染病,它非要照顧她,頂著藥碗跌跌撞撞地走到榻前,她咽著藥,心疼地趕它去清理那滿身藥汁。
這樣過了百年,一日邊伯賢再次下界治水,她帶著奶包相隨,到了緊要關(guān)頭,奶包忽然消失,次日,水禍平定。
邊伯賢被水魔吳世勛所傷,眾神手忙腳亂地回到天界,她心力交瘁地病倒。
這次連小奶包都不在,無人在上邊伯賢垂危的情況下記起這個(gè)小小宮女。
一日晚上,睡夢(mèng)中感到有藥汁哺入口中,她驚喜地喚:“奶包!”
睜眼卻看到一個(gè)陌生的男子端著藥碗坐在床頭,身邊放了一盞繪了墨竹的燈籠,燭光微弱,映得那男子額上的魔印幽幽發(fā)亮
男子!
她的臉又白了幾分:“你是吳世勛?”他沒說話,只是沉默著點(diǎn)了點(diǎn)頭,將一勺藥送到她嘴邊。
她驚怒交加,不知哪來的力氣,伸手狠狠揮掉他手中的藥碗,喝道:“滾!”
藥汁灑到一旁的燈籠上,燭火噗地熄滅,黑暗中看不到他的表情,只感到他緩緩起身,很快消失在屋中。
她縮著身子,在淚水中沉沉睡去。
邊伯賢最后被那顆珠妖所救,醒來后勃然大怒,親自布陣報(bào)仇。
兩者實(shí)力伯仲之間,一場(chǎng)大戰(zhàn)令天地失色,最后將吳世勛困死在迷陣中。
迷陣乃上古陣法,利用陣中人心中之念了,殺敵于無形,至于吳世勛在陣中看到了什么,除了布陣的邊伯賢,無人知曉。
她聽到消息,張張嘴想笑,發(fā)出的卻是低泣。
邊伯賢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休養(yǎng)期間派人送來一只布包,說是吳世勛遺物,她沉默著打開。
里面一只破碎的小巧燈籠,幾滴藥汁在墨竹上暈開,星星點(diǎn)點(diǎn),仿若離人淚。
(離人淚,離人心,始終不見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