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克莉絲汀·漢娜豆瓣評分:8.1
作者介紹:克莉絲汀·漢娜(Kristin Hannah),1960年9月出生于南加州,在海邊堆沙堡和玩沖浪長大。曾在廣告公司工作,也當過律師,現(xiàn)在,漢娜已經(jīng)是一個創(chuàng)作過20本書,常登上《紐約時報》等各大暢銷書排行榜的一線作家,更是被賈桂林米察、伊麗莎白布臣等眾多美國暢銷名家一致推崇的實力作家。作品常融入親情、愛情與家庭價值等等重要的情感元素,跨越不同的讀者年齡層。風格清新溫暖,筆觸清淡,內(nèi)心描寫細膩深刻,感動無數(shù)讀者。
14歲那年,從小缺少愛與陪伴好看又叛逆的女孩塔莉和在家人與愛的陪伴中長大的乖乖女凱蒂成為了好朋友。看似毫無交集的兩個人,竟然會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地獄中爬出來的塔莉遇到了平平無奇沒有朋友的凱蒂,正是如此她們成為了彼此的港灣。長大后,她們更是選擇了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凱蒂與強尼結婚成為夫妻,選擇了家庭主婦。在家庭的戰(zhàn)場中,各種摩擦與沖突頻頻發(fā)生,奔潰疲憊但也有些許的幸福。而塔莉則在她所夢想的事業(yè)里大展身手,最后名利雙收。在對方遇到挫折的時候,只要一句“我需要你”就會以最快的度出現(xiàn)在對方身邊。即使在別人面前有多么完美的塔莉,在凱蒂面前都會被看穿。
當塔莉再一次被媽媽拋棄,哭著打電話給她時,她大吼到:“塔露拉·蘿絲·哈特,給我聽好了,掛斷電話立刻上渡輪來這里,我會照顧你,聽懂了嗎?記得把我的老公、小孩一起帶回來?!边@或許是責備,但是更多的是關。
但最讓我難過的是她的結局,前面怎么看覺得結局應該是很美好的,畢竟以友情為主線,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在與塔莉因為女兒瑪拉的事情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甚至覺得她們的友情就此結束的時候,凱蒂得了癌癥。(乳腺癌)這時候塔莉才反應過來,說出了一直以來說不出的三個字“對不起”她才反應過來她即將要失去那個一輩子的好朋友。
那句“不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雖然這時候塔莉還沒失去凱蒂,但是也為時已晚,凱蒂的生命進入了倒計時。但好在最后的最后,凱蒂在家人日日夜夜的陪伴去世,她與塔莉是一輩子的好朋友,和女兒瑪拉的關系也重歸于好,與丈夫強尼一直恩愛無比…在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會想,兩個性格家庭完全不同的女孩,應該不會走得太遠,因為她們所形成的三觀其實還有很多的不同。況且長大出來工作,她們兩個道路完全不同,交集也越來越少,以及有過嫉妒,憤怒,傷害,憎恨。友情一定會走到盡頭,可是她們相互的遷就與包容,成就了這段友情?;蛟S友情真的會比愛情更刻苦銘心?!叭松且欢喂陋毬贸?,但我遇見了你。你不是我,卻叉像世界上的另一個我。”這本書里面涉及了原生家庭,不同的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完全不同,沒有父母親人的陪伴使塔莉變得叛逆,而在父母和愛的影響下變成一個循規(guī)蹈矩的乖乖女。親密關系,無論是什么親密關系,互相信任極為重要,不去猜忌對方?;ハ噙w就與包容才能使一段感情長久。親子關系,在強烈的管束下,孩子在青春期會產(chǎn)生有巨大的叛逆心理。如何處理好孩子與父母的關系,是每個父母都要學會的,錯誤的教育方式只會惡化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家庭與事業(yè)的平衡,有時候其實真的很難平衡家庭與事業(yè),凱蒂在家當家庭主婦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她圍繞著孩子轉,很少留時間給自己,以至于一直想開始的寫作,自始至終都沒有下筆,到了生命進入倒計時,才把自己的一生寫出來。至于塔莉因為事業(yè)她放棄了成家,她不停的在工作中度過,在疲憊的時候則回到凱蒂家尋求一下安慰。以及書本所出現(xiàn)的X侵犯,種族歧視,抑郁癥和癌癥。這些都是我們在生活中有可能會發(fā)生的事情,對于這些事情我們只能讓自己變得強大,好好保護自己,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
書中的摘抄也很是豐富:地點其實不重要,只是作為回憶的基準,但她清楚記得所有細節(jié):一條蜿蜒的泊油路,兩旁的溝渠中流著污水,山丘長滿亂草。在兩人認識之前,她感覺這條路哪兒都去不了,只是一條鄉(xiāng)問巷道,隱身于世上一個有著山青碧海的偏僻角落中,從來沒有半只黃火蟲出沒。
渴望無法得到的東西對人生沒有半點好處。更重要的是,他讓她明白做愛的意義。他的床成為她的港灣,他的懷抱則是救生圈,當她親吻他,讓他以無比親密的方式撫摸她,她會忘記自己不相信愛情。
凱蒂知道愛是什么,明白愛能讓人神魂顛倒,也能榨千一顆心。單戀淒涼又悲慘,她像是一顆次等行星,整日繞著強尼的軌道運行,在孤寂的沉默中看著他、渴望他、為他心痛’大人會圍坐在壁爐前,他們越來越常聊起往事,當時的他們都太年輕,以至于不知道自己很年輕,世界對他們敞開,夢想像出局一樣隨手即可摘取。
他們曾經(jīng)相愛過,流逝的時光帶給她指揮,現(xiàn)在的她清楚知道這件事,她也明了愛情不會瞬間蒸發(fā),而是慢慢褪色,像曝曬在艷陽下的骨頭一樣漸漸失去分量,但不會徹底消失。
這本書讓我收獲頗豐的地方在于它在說:任何感情,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我們要做的是堅持初心,并試圖理解和解決,讓這種羈絆維系的更久更堅牢些,否則我們都太多的借口讓感情埋葬~友情如此,親情如此,伴侶也是如此。兩位女主也是,從大學開始,到工作,到最后凱蒂結婚有了家庭,她們倆之間的摩擦矛盾少嗎?大嗎?那是必然,但最后她們都會和解,我們永遠都是瑩火蟲小巷姐妹花。
不要把對方對自己的需求,當作是一種負擔,這種需求也會讓你的需求被滿足??赡茉?jīng)是自己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吧,我總是討厭被依賴,被麻煩,當然我也不喜歡麻煩別人去。我覺得,讀完這本書后,我會試圖坦然接受別人對我的需求,并表達對別人的需求,這樣互相需要也是感情關系維持下去的必要手段吧。
堅定自己的選擇,雖然偶爾獨孤,但不要后悔。這本書的作者本身在家庭很幸福的女性,描寫了很多家庭男性好的一面,但是我清晰地知道這種概率有多小,隨意我永遠也不會因為世俗而妥協(xié),我永遠不會踏入這種關系中。女一走了與凱蒂完全相反的一條路,勇敢追求事業(yè),你能看到作者和凱蒂在這方面對她的負面描寫,回家空無一人的家中,孤獨等等,但實際上,人際關系,感情都是可以去發(fā)展和維系的,只是看你愿不愿意,所到底女一只是不想去發(fā)展罷了,不代表她未來沒有。
事業(yè)是找到自己,實現(xiàn)自我的唯一途徑,永遠也不要放棄工作。凱蒂為了家庭孩子放棄了自己的事業(yè),每天忙碌,用家庭幸福掩蓋自己這方面的缺失。直白但也確實如此~知道她去世的時候才開始撿起來一直被耽誤的寫作,這一情節(jié)的設置,太過于理想化了,現(xiàn)實中不過又是一個為他人奉獻一生忙忙碌碌的媽媽罷了。除了犧牲和偉大,找到不起他可以歌頌的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