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叛逃西夏的**的前車之鑒,自嘉祐二年起,殿試只排名次,凡過禮部省試者,不出意外都能高中。
但不出意外的,就要出意外了?!?/p>
哦?
一聽又有熱鬧能看,諸天萬界的大家伙兒紛紛來了興趣。
【眾所周知,雖然嘉祐六年的這一屆科舉,遠不比嘉祐二年龍虎榜人才輩出,但論起看頭來說,一點也不缺。
其一,嘉祐五年的解試與省試,咸平郡主并未參與擬題,而是光明正大的下場參考。
解試放榜時,以頭名的出色成績驚動汴京,引得朝堂相公們就女子能否科舉、如何為女子授官而爭議不休。
又因太子在朝堂之上力壓爭議,使得群臣束手,她又參與了省試、高中會元,成為宋開國以來第一個女貢士?!?/p>
老趙家的君臣們:“……”
(瞠目結(jié)舌.jpg)
想說一句荒謬吧,可仔細想想,仿佛科舉也確實沒有明文規(guī)定不許女子參考。
但問題是,沒有規(guī)定,難道不是因為心照不宣、無須規(guī)定嗎?
這他爹的合理嗎?
——好像也確實挺合理的哈。
畢竟,這位酈后娘娘可是能與武帝共治天下的女人,本身就不能等閑視之,干點離經(jīng)叛道的事情太正常了。
左右她是有真本事的,任由策論掛出來由學子們品評也半點不虛。
至于朝堂相公們……
那不是還有太子殿下兜底嘛!
老趙家的君臣們:“……”
算了算了,反正就這二位的樣子,早晚也是要來上一出二圣臨朝的,參加個科舉罷了,實在不必大驚小怪。
“我懂了!”
看到這里,李二陛下恍然大悟,“難怪要帶上稚奴一起,天底下再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他倆這性子果真契合?!?/p>
她在鬧,他在笑。
除了酈后的原配正夫·武帝陛下,或許,也只有他家稚奴能跟酈后玩在一起,無論她干什么他都不會掃興了。
嘿嘿,又磕到了.jpg
長孫皇后:“……”
“酈后可未必是一時興起?!?/p>
不同于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現(xiàn)在成了徹頭徹尾的CP腦,長孫皇后面上溫溫柔柔,心底卻一片清明。
以酈后的懶散性子,大老遠地跑到距汴京千里之遙的揚州去考科舉,若說沒有深意,長孫皇后是不相信的。
許多事,缺的只是先例罷了。
太后、皇后攝政參政之事,自古有之,但那也是借助帝母、帝妻的名分大義,輕易就能被逼著退回后宮。
可若前朝有了女官,還是一步一步考上來的、有真才實學之人……
長孫皇后不禁若有所思——
在酈后所處的年歲里,女子也能踏入仕途,與男子同朝為官嗎?
——不然呢?
豬豬陛下多了解他媳婦???一瞧這架勢,就明白她在干嘛。
“迂腐,太迂腐了!”
豬豬陛下義正辭嚴地指責道,“只要能干活,管是男是女干嘛?”
這什么趙宋,就是不比他們大漢風氣開放、包容萬象。
大漢眾世家名門默默點頭。
陛下此言甚是,科舉這么難,自然要多讓自家孩子來試試,多一個人,就多一分考中的希望,左右閨女也是自家孩子,了不起到時候給她招贅、讓對方相妻教子嘛!
太子殿下:“……”
別以為兒子不知道,沒遇見母后之前,您也是“迂腐”的一員。
如此說起來,李九不錯??!
難怪他母后能瞧上他呢,如此看來,他也不是只會綠茶的嘛!
*
春枝暮南宋孝宗淳熙年間,九歲的林幼玉考過了童子科并順利通過中書省考核,最后被賜予孺人誥命。南宋寧宗嘉定年間,吳志端從八歲開始報名,(可能考了好幾回),之后通過國子監(jiān)初試,在參與中書省復試之前,因為朝臣認為女子“艷妝怪服、遍見朝士”不成體統(tǒng),最后“量賜束帛、以示優(yōu)異”。
春枝暮她們真的很勇敢,也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