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美食的海洋里,三人盡情享受著味蕾的盛宴。一個河南人和兩個山東人圍坐一桌,彼此間毫無隔閡,言笑晏晏,氣氛融洽得勝似原本的一家人
碗筷交錯間吃得滿足,食物的香氣升騰,仿佛也映襯著他們內(nèi)心深處那份淳樸而真摯的情感
路夏洛“好啊好啊,我特別想嘗嘗河南的胡辣湯和各種各樣的特色”
路夏洛“而且河南和山東緊挨著,我姐應(yīng)該不會吃不慣”
馬嘉祺“阿亞能接受,而且我媽會順著兒媳婦的口味做,她會學(xué)很多地方菜”
路秋亞笑而不語,雖然她沒有見識過馬媽媽的手藝,但是從馬嘉祺的言語間能大致聽得出來,兒子得到了媽媽的廚藝真?zhèn)?/p>
這類的話題兩個不同身份的大男人聊就足夠了,有些話落入她的耳中,還有一些羞澀于不敢開口,而且也等同于是馬嘉祺給路秋亞的婚前婆媳關(guān)系保障
馬嘉祺“你們知道什么是口條嗎?”
路秋亞“類似于肉段一樣的東西嘛?”
路夏洛“我知道,豬舌頭,但我不敢吃”
馬嘉祺“我們家樓下有賣烙燒餅的,然后我們喜歡把燒餅剖開,里面加豬肘子和豬口條”
他繪聲繪色的描述小時候特別饞嘴的吃食,如今想起來都還流連忘返,里里外外都是媽媽和家里的味道,聽得人忍不住咽口水
路秋亞“山東的家里都是自己家做的蘸大醬,配饅頭都很好吃”
路秋亞“夏洛還特別喜歡吃綠化帶,長大了也沒變”
路夏洛“不怪我莽,這是真的吃來很上癮”
提起這個話題時,一些畫面不由自主的就會跑到路秋亞的腦子里,一時之間沒有忍住笑意,馬嘉祺還在旁邊滿頭問號
馬嘉祺“啥啊,路邊或者小區(qū)的綠化帶嗎?不是吧?”
馬嘉祺“走到半路餓了薅下來吃”
路秋亞“這什么爛梗啊馬嘉祺”
雖然嘴上在吐槽,但是這無非是路秋亞和路夏洛經(jīng)常聽到的一句疑問,不管多少次在不同的人的嘴里問出來,都會笑到栽在馬嘉祺的肩膀上
馬嘉祺“什么綠化帶啊,山東人這么豪爽的嘛?”
老板娘新端上來的一盤皮蛋豆腐很是誘人,馬嘉祺剛挑起筷子夾起一塊豆腐,就被笑得不能自己的路秋亞給創(chuàng)掉在了盤子里,滿面的疑惑再不厭其煩的夾起來
路夏洛“不是,是小蔥韭菜和小蘿卜”
路夏洛“蘸醬和卷豆腐皮巨好吃,辣辣的很過癮”
路秋亞“山東兩米的大蔥邀你品嘗”
馬嘉祺“哇哈哈”
這一場莫名其妙的笑劇很快停了下來,三言兩語的解釋馬嘉祺便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大家對山東的刻板印象皆來自于高大威猛,不論是菜還是人,都沒打破這個事情
馬嘉祺“我不敢想象我抱著一根兩米的大蔥蘸醬啃,我一定要和它合照”
姐弟倆的一些無用的默契笑點,搞得馬嘉祺摸不著腦袋,但是這一切都不是阻礙,不理解就試圖理解,加入這個熱鬧的話題陪老婆開心準沒錯
馬嘉祺“主要這老板太忙了,就喜歡去那種人少一點的那種店,然后就可以跟老板稍微聊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