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過半,眼饞雪團子許久的昆侖墟師兄弟們攛掇著桑佑去當?shù)谝粋€敢吃螃蟹的人。
桑佑被推出去,橫了身后一眼,尷尬道
桑佑娘親,父君。
晚歲佑兒?
晚歲順過桑佑看過去,一個個小腦袋望眼欲穿看著自己懷里的雪團子。
晚歲了然,將懷里的團子小心遞給他。
晚歲帶你弟弟去玩吧,小心些。
桑佑猝不及防被塞進來一個雪團子,恍惚間有些不真實,母親這就給他了?
桑佑抱著雪團子謝過母親,轉(zhuǎn)身走向那群眼饞自己弟弟許久的豺狼虎豹。
晚宴結(jié)束,桑佑抱著雪團子,敲了敲墨淵的房門。
墨淵小十七?
墨淵不由一愣
墨淵進來吧。
桑佑謝過墨淵,側(cè)身進來,頭一次見墨淵房間有這么多人。
墨淵接過孩子,抱著逗弄了一會兒,商量道
墨淵玉兒出生時自帶異香,又是四海八荒唯一出生的小輩,身份尊崇,我意欲在他千歲生辰時收他為徒。晚晚,楚虞,你們怎么看?
晚歲與楚虞相視一笑
晚歲玉兒千歲時,我們也有意讓他上昆侖墟學藝??磥?,我們是想在一塊兒了。
墨淵如此便好。
墨淵拿過一把錦綢包裹的一柄長劍
墨淵昆侖墟許久未曾出過新武器了。這是父神在時,留下的一柄長劍。
墨淵如今我贈予玉兒,就當是百日賀禮。
墨淵交給楚虞,而那劍經(jīng)過潤玉時,仿佛有自主意識般,對著他發(fā)出陣陣劍鳴。
楚虞抱著潤玉接近長劍,那劍劃破嬰孩柔嫩的肌膚,血滴與之相融,劍身光芒大放,劍鳴聲也愈發(fā)強烈。
折顏父神在時煉制的月華劍,是生前的得意之作。
折顏沒想到墨淵出手這般大方,瞳孔微微一震。
折顏方才在山門就揣著衣袖,之前忍著沒說的楚虞實在好奇的緊
楚虞方才在門口便瞧你一直揣著袖子,里面是什么東西?
見楚虞問起,折顏便也不藏著掖著,將袖中一白色幼崽小心翼翼拿出來,道
折顏這是白澤幼崽。
楚虞聞言,當場愣住,眼神里充滿了難以置信。
白澤身為上古之物,他們這些自鴻蒙初開之時便存在的神仙,也只當是飯后談資,沒想到,居然真被折顏尋到。
折顏適時解釋道
折顏《山海經(jīng)》云:東望山有獸,名曰白澤,能言語。
折顏我便按著書中記載尋到東望山,功夫不負有心人,真被我尋到了。
折顏忽然想到此前替真真尋的重明鳥與他結(jié)的血契,還未等他有所動作,白澤忽然開始扒拉自己的手腕,頗通人性的指了指嬰孩,又指了指自己。
折顏你是想和小玉兒結(jié)血契嗎?
折顏試探著詢問。
小獸點點頭,折顏也不含糊,立馬拿來銀針,將銀針輕輕刺在嬰孩小指上,血珠立現(xiàn),小獸見狀,輕輕湊上去來回舔舐著血珠。
血腥氣在小獸嘴里散開,二人周身發(fā)出一陣柔和的白光,方才還在懷中的小獸緩緩變成五六歲稚童模樣的青衣男童,雙眸是一雙極為好看的金黃色獸瞳,額上第三眼變成了規(guī)則的菱形紋記。
白澤白澤,見過各位仙家。
白澤朝在場的眾人作揖行禮。
折顏白澤是上古靈獸,怎會是娃娃模樣?
折顏奇道。
白澤白澤一脈乃是承天地靈氣而生,折顏上神方才所言乃是早已殞身的前輩。
折顏原來如此。
折顏了然般點點頭
折顏那你怎知我要你與小玉兒皆為血契?
白澤白澤神獸。能言,達于萬物之情。
此言一出,在場的幾人都有些怔愣,后者又朝在場的眾人作揖行禮,道
白澤白澤,此生無悔,愿終生侍奉小殿下。
此話一出,金黃獸瞳轉(zhuǎn)向一直未說話的楚虞,后者也不扭捏,溫和道
楚虞靈獸和仙家一旦建立關系,就是終生侍奉,生死交付。
白澤微微一笑,道
白澤那是自然。我從不做食言而肥的事情,說是侍奉,那便一心一主,絕不背棄。
說罷,墨淵懷中小小嬰孩的手腕上自動幻化出一串寶藍色鮫珠,道
白澤這是鮫珠,代表我與他血契成立。
白澤見有人來了,隱身退到一旁。
凝裳看來我來的湊巧,險些錯過了時辰。
狐后從門外走來,身后還跟著狐帝和姍姍來遲的東華帝君。
晚歲這是……
晚歲看著地下的兩大沉木箱,有些疑惑。
白止方才我家娘子想起贈給孩子的禮物未拿,遣我回去拿來,還好趕上了。這不,還碰上了東華帝君。
落后一步的狐帝為晚歲解疑答惑。
狐后已經(jīng)先一步打開那兩個沉木箱,引來在場所有人一聲驚呼。
晚歲怎么這么多的耳墜?
晚歲翻著箱子,問出心中疑惑
晚歲為何是單只不是雙只?
凝裳雙耳墜是女子所戴,玉兒是男子,我便想了個折中的法子,且凡間有條不成文的習俗,為家里最寶貝的孩子戴上玉珠,這便是潤福了。
凝裳玉兒是我們盼著的孩子,可不是最寶貝的嘛。
白止你呀,向來伶牙俐齒的。這玉兒還小,要是潤福,也只能等到千歲生辰之后了,這般急做什么?
狐帝一臉寵溺的刮了刮狐后的鼻尖,引得眾人一陣唏噓,后者佯裝生氣,轉(zhuǎn)身邊走,狐帝無奈笑笑,轉(zhuǎn)身追人。
折顏瞧著后面樂的看熱鬧的東華,打趣道
折顏東華帝君姍姍來遲,可是備了大禮?
東華覷了一眼開玩笑的折顏,單手結(jié)印,注入潤玉額中。
淡聲道
東華此印凝聚著我半生仙力,可保他平安無虞。
說罷,告了聲‘告辭’便攜司命星君離開。
熱熱鬧鬧的百日宴就此落下帷幕,眾人紛紛告辭,伴著夕陽離開昆侖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