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弘歷正緊鑼密鼓地籌備著搬回乾清宮的事宜,卻突然被一名御史攔住了去路。
御史躬身進言,語氣中帶著幾分試探:“陛下,先皇尸骨未寒,此時變動宮殿規(guī)制,恐怕有些不妥吧?!?/p>
弘歷端坐在龍椅上,目光深邃如潭水,他早料到會有人跳出來反對。
嘴角微揚,露出一抹若有似無的笑意。
弘歷乾清宮本就是皇帝正寢,朕搬回此處名正言順,又有何不妥!
而在此之前,弘歷已經(jīng)暗中拉攏了幾位宗室親王和郡王。
此刻,他們紛紛站出來,援引禮法規(guī)矩,對御史展開了犀利的反擊。
一位親王朗聲道:“御史大人此言差矣,乾清宮乃皇帝正寢,陛下搬回此處又有何錯可言?”
另一位郡王也附和道:“是啊,御史大人莫非是在試探陛下的脾性?還是另有所圖?”
御史見狀,心中咯噔一聲,知道孤掌難鳴,再爭下去只會自討苦吃。
他長嘆一口氣,無奈地垂下頭,退了下去。
弘歷見時機成熟,順勢而為,不僅駁回了御史的意見,還當眾降了他的官職,以儆效尤。
這一手干凈利落,令朝堂眾人無不心生敬畏。
那些原本想試探新帝底線的人,此刻都悄然收起了自己的心思。
然而,真正讓朝野震動的,并不是弘歷搬回乾清宮的決定,而是他緊接著宣布重啟坤寧宮的消息。
這座皇后的正宮,自康熙年間因圣祖接連喪妻后,便被改為祭祀場所,塵封了數(shù)十年。
雍正帝的皇后,更是連住都沒住進去過。
如今,皇帝卻要重新將它啟用,此舉意義非凡。
“陛下,那重啟坤寧宮此舉?”一位大臣小心翼翼地進言道。
弘歷坤寧宮自古以來便是皇后的居所。
弘歷富察氏乃是先皇賜婚的嫡妻,育有嫡長子和嫡女,又是元后的身份,入主坤寧宮理所應當,毋庸置疑。
弘歷說完微微點頭,表示對這些言論十分認同。
坤寧宮的意義早已超越了一座宮殿本身,住在這里的皇后,在百官眼中,不僅是尊貴的主子娘娘,是與帝王并肩同行的皇后。
她是能夠行使皇后之權(quán),掌管后宮命婦之事,這無疑將使富察氏的威望與權(quán)柄達到清朝歷代皇后權(quán)利的巔峰,此般榮耀令人仰止。
是全天下女子的楷模,也是真正的國母,享受著無上的榮耀與尊崇,是整個國家的象征。
相比之下,住在東西六宮的皇后,盡管名義上同樣身居后位,但實際上地位和權(quán)利卻遜色許多,就比如景仁宮那位娘娘。
有一小部分人,心思深沉如淵,暗中謀劃著將女兒送入宮中,以此攫取更大的權(quán)勢與地位。
他們不愿見到未來皇后的位置過于尊崇,以至于會威脅損害到自家的利益。
但即便如此,面對皇上那不容置疑的態(tài)度,即便心里仍有不甘,也只得咽回肚子里,不敢多言一句。
對于那些心懷不軌、企圖阻攔的人,富察家毫不留情地展開了反擊。
他們搜集到了對方貪污瀆職的確鑿證據(jù),然后打出了一套罷官抄家的凌厲組合拳。
這一番操作下來,那些原本還想多嘴的人紛紛噤若寒蟬,再也不敢輕舉妄動。
富察家的威望和實力也因此更加彰顯,無人敢再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