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陽光灑滿皇城的每一寸土地,汝陽一大早就匆匆趕往皇宮,懷著對圣上的關(guān)切之情,欲探其安康。然而,當(dāng)她踏入宮殿的門檻,卻意外地發(fā)現(xiàn)蕭蘅也在場,兩人的臉色皆顯沉重,似乎籠罩著一層難以言說的陰霾。
汝陽立刻察覺到氣氛的異常,她步近二人,微微躬身行禮,關(guān)切地問道。
汝陽皇帝哥哥,蕭蘅,你們這是怎么了?怎么看起來都不太高興的樣子???
圣上眉頭緊鎖,沉聲答道。
圣上姜元柏告假,朝中大臣都變成了成王的人,只剩下一群附和李仲南的,如今局勢堪憂,朕心中甚是憂慮。
汝陽聞言,心中雖也感到沉重,但她深知此刻必須保持冷靜,以穩(wěn)定人心。她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
汝陽皇帝哥哥,請勿過于憂慮。成王戰(zhàn)功顯赫,朝中大臣忌憚也是人之常情。越是這種時候,你越應(yīng)該保持冷靜,不可自亂陣腳,以免人心渙散。
圣上聽聞此言,微微頷首,但眉宇間的憂慮之色并未完全散去。他沉聲道。
圣上這些朕自然清楚,只是心中不免來氣。
這時,蕭蘅向圣上稟報道。
蕭蘅陛下,成王有成王的算計,我們也可以有自己的布局。我剛得到線報,大昭那邊的內(nèi)亂馬上就要結(jié)束了。
汝陽在一旁聽聞,面露驚詫之色,問道。
汝陽大昭王子當(dāng)真掌控了局勢?
蕭蘅繼續(xù)道。
蕭蘅千真萬確,大昭王子已成功掌控局勢,成為新任儲君。此時的大昭,百廢待興,為防止叛軍再度作亂,大昭王子亟需一位可靠的盟友。而我們在南部有了一個這樣的盟友,成王所添的那點兵馬,便如蚍蜉撼樹,微不足道。
圣上疑惑地蹙起了眉頭,目光深邃地望向蕭蘅,沉聲問道。
圣上那你如何確保大昭國君會與我們結(jié)盟?
蕭蘅從容不迫地回答道。
蕭蘅大昭國君年輕且尚無子嗣,僅有一位同胞妹妹。在內(nèi)亂之中,她受到了迫害,幸而流落至我大燕境內(nèi),被我所救。之后,她一直在我大燕境內(nèi)得到庇護(hù)。
汝陽聞言,立即問道。
汝陽那大昭公主是?
蕭蘅回答道。
蕭蘅司徒九月。
此時,汝陽聽聞司徒九月之名,臉上露出了一絲驚訝之色,同時心里也有些不安。
汝陽原來是她,我未曾想過她竟然就是大昭公主。
圣上微微一笑,對蕭蘅的計策表示了贊賞。
圣上未雨綢繆,這一步棋倒是走得不錯。恭賀大昭國君登基,并邀請大昭使團(tuán)來我大昭結(jié)盟,此事朕要大辦,讓天下人都知道大昭與我朝交好。
蕭蘅好,我這就去辦。
蕭蘅正欲躬身退下,執(zhí)行他所被賦予的重任。然而,正當(dāng)他起身,準(zhǔn)備離去之際,圣上的聲音卻如洪鐘般響起,將他叫住。
圣上對了,如此國中大禮,以往都是由中書令姜元柏,會同禮部與鴻臚寺辦,禮部尚書又是由李仲南一手拔擢,若盡信會恐生變,你們二人,可有合適的人選推薦?
蕭蘅微微一怔,隨即低頭沉思。而此刻,汝陽卻輕啟朱唇,聲音清脆而又不失沉穩(wěn)。
汝陽皇帝哥哥既然問出這句話,想必心中已經(jīng)有合適的人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