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公聽聞此地隱居著一位名叫喬公山的賢士,當(dāng)年尉遲將軍家境貧寒時,他時常伸出援手,與尉遲恭情誼深厚。若能請此人去勸說尉遲恭,或許事情還有轉(zhuǎn)機(jī)。
沒想到,喬公山對李世民早有仰慕之情,一口應(yīng)下,答應(yīng)幫忙勸說尉遲將軍。
然而,事情遠(yuǎn)沒有喬公山想象得那么簡單。尉遲將軍雖讀書不多,卻也明白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君的道理。當(dāng)年他落魄之時,幸得定陽王提攜,封為先鋒大將,這才得以建功立業(yè)。因此,勸降的話,喬公山還是莫要提起的好。若非念在往日的情分上,尉遲恭今日便要了喬公山的性命。他反倒勸喬公山速回唐營,轉(zhuǎn)告李世民,就說尉遲恭寧死不降。若想讓他歸順,除非定陽王已死。
千年龍?zhí)?/a>此話當(dāng)真?我能否將這話帶回給秦王?
喬公山一聽,連忙答道:
尉遲恭(敬德)老喬,你我就此別過吧。
這一番話卻讓李世民犯了難。劉武周正值壯年,如何能輕易死去?看來收降尉遲將軍,的確是件棘手之事。
徐茂公思忖片刻,心生一計(jì):可在軍中尋一位與劉武周面貌相似的人,封其子孫為萬戶侯,贈千金厚禮。隨后取其首級送去,只說是劉武周的頭顱。尉遲恭本是一介莽夫,定不會細(xì)察真假,誤以為真后,勢必前來歸降。
果然,很快便找到了一名老兵,其面貌酷似劉武周。只是此人已在軍中服役五年,家中有妻兒老小,甚至還有位八十歲的老母親。李世民于心不忍,沉吟良久,最終開口道:
李世民本王想借你一件東西,你可愿意?
千年龍?zhí)?/a>元帥,此事萬萬不可!
老兵聽完來龍去脈,頓時癱倒在地,大聲喊道:
混世魔王程咬金你可是堂堂男兒!秦王如此看重你,不過借你頭顱一用罷了。再說,這也是你揚(yáng)名立萬的機(jī)會??!只此一次,下不為例!
老兵只是淚流不止,哽咽難言。
程咬銀元帥,這位老伯您無須殺害。我另有一計(jì)。
說罷站起身,扶起老兵道:
千年龍?zhí)?/a>老伯請起。
他攙扶著老兵,轉(zhuǎn)而看向李世民,問道:
李世民副元帥,你這是何意?
程咬銀難道我們真要被尉遲將軍牽著鼻子走嗎?他說要?dú)⒄l我們就殺誰,他再三威脅,我們?yōu)楹我爮??他又何必這般裝腔作勢?
李世民聞言恍然大悟,點(diǎn)頭附和:
李世民對啊,我怎么沒想到呢!老伯,快請坐下。
他親自拉過椅子,請老兵坐下歇息。
千年龍?zhí)?/a>謝元帥,副元帥。
老兵坐定,李世民隨即吩咐道:
李世民快替老伯扮成劉武周的模樣,讓喬公山帶進(jìn)城去。秦瓊等人暗中跟隨保護(hù)。
眾人領(lǐng)命離去,迅速行動起來。待妝扮完畢,李世民承諾,一旦事成,必封老兵之子為萬戶侯,其老母由國家奉養(yǎng)終身。
老兵的情緒逐漸平復(fù),似乎下定了決心,但仍再三請求元帥切勿失信。李世民眼眶微紅,鄭重承諾:
李世民好!本王一言九鼎,絕無虛言。
喬公山再次來到白璧關(guān)前。他帶著假扮的“劉武周”站在城樓下高聲呼喊:
千年龍?zhí)?/a>快去通報你們將軍!就說大王微服私訪,命他速來相見!
他手指身旁的老兵。
片刻之后,城門緩緩打開。喬公山帶著“劉武周”進(jìn)了城。尉遲恭匆匆趕來,見到“劉武周”竟真的出現(xiàn),先是一驚,而后撲通跪倒,放聲痛哭:
尉遲恭(敬德)大王,您怎么來了!
然而,還未等老兵有所反應(yīng),尉遲恭忽然一把抓住他的手腕,仔細(xì)端詳起來。緊接著,他猛然哈哈大笑:
尉遲恭(敬德)我說我大王麾下尚有十萬雄兵、千員猛將,怎會微服私訪?老喬,你莫非忘了,我大王鼻生三竅、腦后雞冠,號稱‘雞冠劉武周’?這人分明是個冒牌貨!
尉遲恭雙目怒瞪喬公山,抄起身邊兵器就要動手。這時,程咬金從旁躥出,一把擒住尉遲恭的手腕,將其壓倒在地:
尉遲恭(敬德)你……
程咬銀自然是隨喬公山一起進(jìn)來的。尉遲將軍,大勢已去,還不歸降!
尉遲恭掙扎不得,憤怒咒罵:
尉遲恭(敬德)喬公山,你竟敢勾結(jié)唐軍!
喬公山冷哼一聲,從懷中取出繩索,將尉遲恭綁了個結(jié)實(shí):
千年龍?zhí)?/a>兄弟,得罪了。
尉遲恭張口欲喊,卻被喬公山迅速捂住嘴巴:
尉遲恭(敬德)唔唔……
聲音戛然而止。
程咬銀老伯,您沒事吧?
老兵擦了擦額頭的汗珠,勉強(qiáng)擠出一絲笑容:
千年龍?zhí)?/a>副元帥,我沒事。
程咬銀走,緊跟在我身后。
秦瓊率玄甲特戰(zhàn)隊(duì)悄無聲息地攻入白璧關(guān),兵不血刃,一舉拿下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