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也是老頭講的。
這和之前說的那個周道臺有關(guān)。
周道臺所在的村子當時是個小鎮(zhèn),叫同仁堂,也是駐扎在濕地邊,當時日本人還沒組織修民堤,村外以南都是沿江濕地,周道臺來的時候是晚清,俄國人和日本人正在掙東北,后期俄國發(fā)生無產(chǎn)階級運動,沙皇失敗才撤了兵,日本人才得了東北,等日本人修民堤的時候,應該是731那個時候,就是張學良退居沈陽,吉林黑龍江都被日本控制的時候,應該是盧溝橋事變之前,所以這個故事距離現(xiàn)在應該非常遠。
話說周道臺聽當?shù)氐臐O民說,在濕地深處有一個空地,在那一片有一個嘎啦城,是說只要是下雨陰天,凌晨傍晚有大霧的天,那邊就會顯現(xiàn)出一座城,城墻城門都有,如果進去就回不來了!之所以叫嘎啦城,是因為哪里盛產(chǎn)嘎啦,就是蛤蜊,蚌,東北叫嘎啦,東北人喜歡總嘎啦肉炒辣椒吃,這周道臺一聽,還有著種事,我得見識見識,于是帶著人就去那片水中空地,果然是風景修理,天闊云長水草豐茂鳥語花香,就在空地中心,有一洼水池,水池內(nèi)嘎啦密布,還有一眼清泉不斷出水,周道臺一聲令下,挖,把水池四周都挖開,引流,嘎啦都扔出去,據(jù)說扔出去得有三四個馬車那么多,大的有差不多盆那么大,很多人都帶回家去吃了,周道臺不吃這個東西,民間粗食,但周道臺好奇為什么如此多的嘎啦,終于,水放的差不多,水池也被毀了,嘎啦被淘差不多了,就在水池中浮現(xiàn)出一個巨大得河蚌的上半部分,漏出的部分就差不多有一人高,周道臺下令要人用繩子綁了河蚌拉出來,可是根本拉不動,這時候人群中有個男的,主動要求下水,男的拿了兩把鐮刀,鐮刀的刀把很短,他說他要是能殺死這個大嘎啦,他要求周道臺能放了他兒子,他兒子偷地主東西被抓起來了,周道臺一聽這還不是小事就答應了,這個男的時常來這里抓嘎啦,那個刀就是殺嘎啦用的,這個男的脫了衣服就跳進水里,一猛子扎進去,頓時清泉變混水,巨大的河蚌竟然忽閃忽閃動了起來,然后從水坑里頓時噴出巨量的水,立刻填滿了整個空地,周道臺見狀趕緊叫人上船,不到一柱香,整個空地就被水淹沒了,大家在穿上等那個男人,結(jié)果那個男人再也沒出來過,河蚌被水淹沒后,也消失不見了,此后再也沒人見過那座城池的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