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親王忤逆犯上,謀害皇嗣,其心可誅,仗八十?!?/p>
“今日除夕佳節(jié),不宜見血光,另給貴妃肚子里的孩子祈福,這八十仗便擇日再打。腦子糊涂,朕看你這王爺也算是當?shù)筋^了,從今以后也不必再任職,回府反省,無召不得出。”
敦親王還沒反應(yīng)過來,敦親王福晉卻怕極了他嘴里再說點什么大逆不道的話,能保住一條命便是極好的了,忙捂住他嘴拉著他下跪謝恩:“謝皇上隆恩!”
敦親王一直沉浸在他被廢的震驚之中,這會兒終于反應(yīng)過來,心如死灰癱坐在地上,不敢看自己福晉,自己這次真的玩脫了。
處置完敦親王后,胤禛便直接離席而出。剩下的人不一會兒便紛紛告退,該回去的回去,省的在留這里礙事。
翌日,胤禛坐在桌案前,看著呈上來的結(jié)果,雖然早已知曉,但還是心驚不已,最毒婦人心,要真是讓她們得逞了,
大發(fā)雷霆,在早朝中直接讓蘇培盛宣讀了三道圣旨。
第一道廢掉了烏拉那拉氏宜修的皇后之位,將其貶為庶人,幽禁冷宮。同時廢掉了華妃年世蘭,貶為庶人,與宜修圈禁在一起,可謂殺人誅心。
第二道便是冊封昨日才冊封的溫姝貴妃娘娘為皇后,冊封禮待娘娘生下孩子后才舉辦。
第一道大臣們經(jīng)昨晚一事還能猜到點苗頭,年家勢力早被清算,烏拉那拉氏又是一個只會靠裙帶關(guān)系立足的家族,自然不會有人幫襯。
而且皇上都將這二人以往的罪證全部甩在他們面前,看著那些罪狀即使有些固執(zhí)的反對之音也消沉下去,
第二道就更不用說了,皇上本就寵愛溫姝貴妃為她破了祖宗規(guī)矩簡直再正常不過,貴妃娘娘出自滿軍旗上三旗,高貴的家世足以坐上鳳椅,又懷有龍嗣。
況且娘娘出自富察家,朝堂上近乎有一半的人都與其是姻親關(guān)系,換句話來說這不就是自家出了個皇后嗎,反對的聲音甚至比前一道旨意還少,寥寥無幾。
胤禛坐在上方,將他們的反應(yīng)盡收眼底,露出滿意的笑容,看來識相之人不在少數(shù)啊。
有些優(yōu)秀的臣子不僅眼尖及時捕捉到領(lǐng)導的情緒變化,還會適時說點好聽的話哄領(lǐng)導開心,比如現(xiàn)在。
有人滑跪出場,情真意切:“皇上圣明!貴妃娘娘出身高貴,又懷有龍嗣,乃是皇后的不二之選,與皇上真乃天作之合,般配至極?!?/p>
看著臺下越看越順眼的面容,胤禛只覺得和昨晚卿卿身旁那位最能恭維的夫人有點相似,昨晚他回去之后,卿卿還提起了她,他記得好像記得有人叫她張夫人……
聽著他恭維的話,胤禛也樂得給他個好臉色,“愛卿可認識昨晚皇后身邊的張夫人?”
張玨激動抬頭:“不知皇上說的可是臣的夫人?”
“怪不得呢,朕說你們是有點像,原來是夫妻相,不錯不錯?!?/p>
“謝皇上!”張玨懷著激動的心回到自己的位置,無視周圍人看來的鄙夷不屑眼神,得意洋洋得目視前方。
前兩道都好說,真正讓這群年過花甲之年的大臣抓耳撓腮的是第三道圣旨,這第三道簡直空穴來風,毫無征兆??!
皇上他竟然要遣散后宮啊,那些沒侍寢過的秀女,家里愿意的就自己上書歸家,不愿意的就同宮中老人一同去圓明園安養(yǎng)余生。
皇帝前幾月任性獨寵皇后一人,空置后宮,他們已經(jīng)忍了,可如今皇上他卻要遣散后宮,你老老實實的按之前那樣不行嗎?非要挑在明面上,這不是讓他們難做嗎?
大清二嫁之風常見,可是于情于理,皇帝他都不該這么干啊!簡直是肆意妄為!
一時間,早朝中可謂是炸開了鍋,堪比早晨的市場,人聲鼎沸。
一邊堅決反對,另一邊因為私心堅決維護自己的利益。
胤禛被他們吵的頭都痛了,帶著蘇培盛直接溜走回永壽宮陪妻兒去了,反正圣旨已下,一切都成定局。
蘇培盛亦步亦趨地跟在胤禛后面:“皇上,里面不管了?”
胤禛心不在焉:“不用管,吵完了他們回自己回去的,總得給那些固執(zhí)己見的老骨頭一個發(fā)泄口?!?/p>
要不然他今天都不得安寧。
“皇后昨日受了驚,朕得陪陪她,今日若是張廷玉他們沒什么要事求見就不用通傳了?!?/p>
胤禛留下最后一句話,便大步進了永壽宮分享喜悅。
至于不重要的事主仆二人彼此都心知肚明。
“是?!苯袢账K培盛絕不會讓任何人打擾到皇上和皇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