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中的玄鳥旗染著露水,十八歲的郭昭摩挲著劍鞘上的裂紋。這把隕鐵劍是父親郭稷的遺物,三日前七十二路諸侯在鹿臺會盟,將刻著"張、李、王、陳"等姓氏的玉圭堆在他腳下,推舉他承繼大統(tǒng)。
祭壇上的青銅鼎突然發(fā)出蜂鳴。代表西方諸侯的"鐔"國銅鼎裂開細紋,鼎中蓍草灰被風卷成漩渦。郭昭瞥見鐔國使臣趙胥腰間的狼首玉佩——本該鑲嵌銀飾的位置泛著綠瑩瑩的光,像極了他夢中見過的蒼狼之瞳。
"稟王上,玄武諸侯的吳侯到了。"侍衛(wèi)話音未落,北疆來的使者已跌進殿中。吳氏家徽玄龜旗破了大洞,使者捧著的龜甲占卜板上,赫然是用血跡畫的星象圖:"白虎犯玄武,主刀兵之災(zāi)。"
當夜觀星臺寒風刺骨,郭昭的袞服沾滿露水。東北方的白虎七宿亮得異常,本該守護北疆的玄武星卻隱在云后。他想起登基時"李"國進貢的青銅編鐘,奏響時竟自行斷裂了三枚鐘槌。"王上!朱雀諸侯林家送來急報!"掌燈宦官的聲音在顫抖。赤玉匣里的信帛浸著焦糊味,火漆印是林氏族徽朱雀紋,展開卻只剩半片焦紙,上面血字模糊可辨:"...九鼎傾,玄鳥殞..."
郭昭握緊劍柄的隕鐵紋路,父親戰(zhàn)死前的畫面突然浮現(xiàn)。那年玄武星同樣黯淡,老吳侯帶著龜甲陣圖馳援,卻連人帶馬墜入冰河。如今新繼位的吳小侯才十四歲,北疆防線后的"鄭、何、許"等諸侯國,早對王都虎視眈眈。
卯時三刻,玄武殿傳來巨響。鎮(zhèn)守北方的玄鐵鼎轟然倒地,鼎中黑水漫過篆刻的諸侯姓氏,把"吳"字染成了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