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認知,并沒有讓訓練變得輕松。相反,林知許的要求似乎變本加厲。
林知許“ESPN訪談模擬,現(xiàn)在開始。
語言教室里,林知許的聲音冷得像冰。她調(diào)暗了燈光,只留一束頂光打在王昶身上,模擬著刺目的聚光燈。平板電腦的攝像頭對準了他。
林知許“王先生,您在決賽決勝局的關鍵分上,那個極具爭議的‘鷹眼挑戰(zhàn)’成功逆轉(zhuǎn)了局面。當時您是如何在巨大壓力下做出這個決定的?請用英語詳細描述當時的心理活動和決策依據(jù)。注意:使用過去時態(tài)描述事實,結(jié)合虛擬語氣分析其他可能選擇及其后果?!?/p>
問題像連珠炮,精準地打向王昶最需要復雜語言組織能力的環(huán)節(jié)。聚光燈模擬器灼烤著他的皮膚,汗水瞬間從額角滲出。他腦子里閃過決賽的畫面:汗水流進眼睛的刺痛,裁判的誤判,全場觀眾的噓聲,心臟狂跳到幾乎要撞碎胸膛……那種高壓下的窒息感瞬間重現(xiàn)。他張了張嘴,喉嚨發(fā)干。
王昶“I… I feel… no, felt…”
時態(tài)瞬間混亂。
王昶“Pressure was… very big…”
形容詞匱乏得像荒漠。
王昶“If I not challenge… maybe lose…”
虛擬語氣結(jié)構(gòu)崩塌。
每一個磕絆,每一個錯誤,都在冰冷的攝像頭和林知許毫無表情的注視下被無限放大。汗水沿著太陽穴滑下,滴在攤開的筆記本上,洇開了墨跡。羞恥感和挫敗感像藤蔓一樣纏繞上來,勒得他幾乎無法呼吸。他想起了發(fā)布會上的“I very thank you”,那種熟悉的、被語言徹底擊潰的無力感再次洶涌而至。他下意識地攥緊了拳頭,指甲深深掐進掌心,試圖用身體的疼痛壓下內(nèi)心的翻騰。
就在這時,他的目光,習慣性地、不受控制地掠過講臺后的林知許。她正低頭看著平板屏幕,上面實時顯示著他磕磕絆絆的模擬回答。頂燈的光線勾勒出她清晰而略顯冷硬的側(cè)臉輪廓,鏡片反射著屏幕的微光。王昶的視線,最終落在了她因為低頭操作平板而微微凸起的右側(cè)肩胛骨位置。
那個位置,深埋在運動服之下,是粉碎的骨頭,是冰冷的金屬,是永遠無法復原的巔峰之路。
一股莫名的力量,帶著滾燙的溫度,猛地沖散了王昶胸腔里翻騰的羞恥和混亂!像一道閃電劈開了迷霧!
她站在這里!承受過比他此刻強烈千百倍的毀滅性打擊!她失去了揮灑自如的球拍,卻用同樣被傷痛束縛過的肩膀,舉起了語法規(guī)則的“球拍”,在這片沒有硝煙卻同樣殘酷的戰(zhàn)場上,重新站穩(wěn)了腳跟!她甚至能站在這里,用這種近乎殘忍的方式,逼迫他去面對自己的“語言傷疤”!
他有什么資格在這里因為幾個語法錯誤就感到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