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死了,死在第五次東巡途中。扶蘇自幼學習儒家思想,性格有些迂腐。不過好在,他一早就讓扶蘇去了邊關跟著蒙恬歷練了。邊關的苦寒能磨礪他的意志。而且他也留下了遺詔。扶蘇持遺詔登基,想必也能穩(wěn)住大秦的局勢。
然而,讓嬴政沒有想到的是,他駕崩后靈魂并沒有消失,而是停留在了遺體旁邊。更讓嬴政沒想到的是,趙高竟然聯(lián)合李斯更改了遺詔,以自己的名義讓扶蘇自盡,扶持胡亥登基為皇。
胡亥雖是他寵愛的幼子,卻性格頑劣。而且,除了扶蘇,他從未想過將皇位傳給別人。
不過,扶蘇應該能察覺到詔書的問題。加上蒙恬邊關的四十萬大軍,應該不成問題。
可惜,他高估了扶蘇,也低估了自己在扶蘇心中的地位。接到詔書后他竟然直接自刎了。嬴政想要阻止,可惜,如今只是魂體的他什么也做不了。
后面的一切都超出了嬴政的預料,車裂親兄弟,指鹿為馬,短短三年,有著五百年歷史的大秦分崩離析,被大漢取而代之。
大秦滅亡后,嬴政以為自己會消失的。但是,嬴政等了十年,百年,千年,直到新中國成立,他才感受到一股吸力。
再次睜眼,他成了蕭政。聽著這一世周圍人的話語,他知道,自己又生在了帝王家。
回想上輩子,也是出生帝王家。可是,剛一出生便被父親拋棄,在趙國為質,與母親相依為命。年少雖然回到秦國,卻接連失去祖父、父親。成為秦王,可是從小相依為命的母親為了奸夫跟私生子想要殺了自己取而代之。信任親弟成蟜,予他兵權,對方卻在屯留舉兵反叛。寄予厚望的長子也忤逆他。他的一生好像都在失去。那,這一世又會是怎樣的呢。
這一世,感覺很好。父親寄予厚望,母親疼愛,弟弟崇拜。他想要的親情,都有。
因為從小就背負國師的預言,父母總歸是更心疼他一些。雖然嬴政覺得他已經活過一世,不是太在乎這些。但是,這種感覺,很好。
父親雖然后來成為皇帝,但是自始至終,后宮只有母親一人。朝堂不是沒有人提議過選秀,但是都被他爹暗戳戳的記小本本,找了機會就將那些不識趣的家伙發(fā)配邊疆。久而久之,回味過來的大臣們自然不敢再提。
大臣:不敢提啊,邊疆套餐了解一下。
對于蕭若風的一心一意,蕭政是很佩服的,他自認自己做不到。上輩子他兒子女兒加起來一堆就可以看出來,后宮美人不少。跟蕭若風一樣從一而終是不可能的。
喔,對了。他爹登基當天就封他為太子,封他弟弟為瑯琊王了。本來北離因為內亂原因是不立太子的。但是他爹說,他這輩子就只有他們兩個孩子,而且早就規(guī)劃好了他這個長子的責任,沒什么好亂的,就干脆早早封了,免得下面人惦記。
當然,話也不能說的太滿,這不,沒防住的父母就給他添了個妹妹。
十六歲,剛成年,好險。一直以來向往江湖的老爹想要禪位給他,說他如今已經能處理朝政了,該繼承家業(yè)了。好在老娘阻止了他,說自己對民間了解甚少,該先去游歷一番。這才讓老爹收回了心思。
松了一口氣的蕭政當晚回到寢殿,便收拾包袱離家出走了。當然,背后跟了三條小尾巴。
蕭凌塵、蕭楚河、葉安世這幾個家伙竟然偷摸跟著他出了天啟城。
這三個家伙路上太能鬧騰,蕭政倒是想把他們丟下??上?,剛出天啟城沒多久他發(fā)現(xiàn)這幾個家伙路癡。讓他們帶路結果在原地轉了半天。哎~
路過青州的時候,他們又遇到了小伙伴雷無桀。是雷叔叔跟李阿姨的兒子??上?,這也是個路癡,蕭政都不想說什么,怎么他身邊路癡都扎堆了呢。他們的目的都是雪月城,既然遇到了自然就一起走了。
到了雪月城之后,蕭政將這四個不靠譜的家伙交給了司空叔叔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跑路了。
蕭政在外游歷了三年,山河湖海,塞外奇峽,他都看過。他曾轟轟烈烈與劍仙對決,也曾在田野中與農夫勞作。果然,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三年后,蕭政回了天啟城。
這一次,洗凈鉛華的少年帝王將帶領北離進入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