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后回歸正常生活時候,罄雅舉辦了一個考試周,是對于音樂的各方面考試,罄雅不像高中,會有什么文化科的筆試,在罄雅,幾乎所有的文化科都是以考察形式,因為是音樂學院,很多時候更加注重的是音樂方面的技巧掌握。
這在另外一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類似于期中考試的,在樂器上,每個學院的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樂器。宋遲暮這種考試預約一開始是交給程易解決的,程易很樂意干這種事情,雖然他知道宋遲暮什么樂器考試都能過,但是出于兄弟之間的基本情誼,他最后還是給宋遲暮報了他最擅長的鋼琴。
每次考試和每門考試都會選擇出相關樂器最好的人員,來進行嘉獎和表彰,這些相關的獎勵,在以后漫漫的求學路上或者是從事相關專業(yè)的工作是可以讓相關領導人員對你的印象分大大提升。
不是對于自己的鋼琴能力有多自夸,相反,他其實對于許硯舟的琴技也很有自信,但是下意識的想要多給許硯舟點機會。經(jīng)過這幾天的相處,無論是宋遲暮對于許硯舟的同情也好,還是真的對許硯舟產(chǎn)生了其他的感情也罷,他已經(jīng)變得下意識給許硯舟一些關愛。更何況,在宋遲暮那兒,現(xiàn)在這是他的訂婚對象,更準確的說法是合作對象,所以他做這些,倒也是合情合理。
不過,巧的是,在正式考試那天,宋遲暮最后報的是小提琴,小提琴和吉他的考核地點是在隔壁,考試時間也在同一時間段,所以在備考的時候,本來宋遲暮應該毫無波瀾的等待考試,然后考試,雖然小提琴不是他的主攻,但是這些年練小提琴不比鋼琴練的少,他對于小提琴的技術和鋼琴同樣有信心能夠拿到相關樂器第一。
隔壁的吉他考試先開始了,只見本應該在鋼琴序列的許硯舟,在吉他的考試第一序列,機器人那冰冷冷的聲音傳出,如同宋遲暮那一腔好意的火焰被澆滅一樣冰冷。
其實對于許硯舟,他并不是想駁回宋遲暮的好意,可能是自己大概剛好有了和宋遲暮一樣的想法吧。就這樣,兩個人同時有了為對方想退路的想法,這件事讓很久以后他們回想起來都覺得哭笑不得。
最終的考試結果出來后,不出意外的小提琴第一是宋遲暮,吉他也是許硯舟,他們的導師都不太理解他們的行為,兩個鋼琴課里面最出色的學生,竟然在考試周叛變了鋼琴,就大概只有一個解釋,是因為想要有不同的挑戰(zhàn)空間,或許只有他們兩個自己知道相關的原因。
考試后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都沒什么特殊的事情,每一天都是很平常的一天,無非都是學校和家,訂婚后如果一定要說有什么不一樣,大概就是兩個人現(xiàn)在會每個中午一起吃午飯,其實最一開始是程易發(fā)出的邀約,讓許硯舟一起來吃飯,雖然在當時知道許硯舟是宋遲暮的訂婚對象時差點嚇暈過去,但是在和許硯舟相處的這一段時間里面,他其實發(fā)現(xiàn),比起許之宣,他或許更喜歡許硯舟,即使他沒有什么發(fā)言權。
從訂婚宴后,程易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人,他的情緒去的非???,再加上許硯舟之前給他課外補課鋼琴,說句實話,他對許硯舟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程易看他們兩個在訂婚后都這么放不開,其實是個人都可以感覺到他們兩個人之間有些不同的氣氛。
但可能是礙于兩個人之間總還是有些隔閡,宋遲暮也不是什么善于表達的人,他其實可以看出來宋遲暮對許硯舟有感覺,這也是他沒想到的,在之前,宋遲暮不是沒有訂婚對象,家族都是這樣,他是知道的,但是宋遲暮只有兩次訂婚宴,還都是許家,但程易知道,宋遲暮看著許硯舟的眼神不是那種對于普通人的眼神,也不是普通朋友。
他們兩個看起來更像是兩個重逢的戀人,看著對方,其實是飽含感情,卻又不敢說出自己的心意。
作為宋遲暮最好的兄弟,他很熱意幫宋遲暮這個忙,畢竟對于許硯舟這個兄弟老婆,他好像也挺喜歡。因為他看的出來,許硯舟是個好人,起碼是個單純的人。
在中午吃飯的時候,照常是宋遲暮和程易先到食堂,罄雅的食堂很豐富,基本上是什么都有,一般許硯舟喜歡請教老師問題,即使不知道許硯舟是否是刻意的,所以基本上都是程易和宋遲暮幫買先去排隊,宋遲暮因為知道許硯舟一些過敏原,所以有些時候會盡量刻意去留意程易幫點的那些飯菜里面有沒有許硯舟的過敏原。
在宋遲暮心里,覺得這沒有什么刻意的,這是一件挺正常的事,就算是普通朋友的話,他知道他的過敏原,幫助他合理規(guī)避過敏原是一件再合理不過的事情了。
有一次程易在課前就問了許硯舟想吃什么,許硯舟說想吃黃燜雞,程易就答應下來了,但是在后面他和大冰山宋遲暮一起去點的時候,已經(jīng)坐在座位上了,宋遲暮和程易是對著坐的,許硯舟的餐在宋遲暮的旁邊。
程易就這樣看著,宋遲暮和自己聊天的時候還不分心的去將許硯舟碗里的香菇挑出來。
程易就這樣看著宋遲暮一筷子一筷子夾的,還有點兒疑惑,程易本來也就是那種直言不諱的人,直接就問上宋遲暮了,“咋了,你這么喜歡吃香菇,要偷小舟舟碗里的?”宋遲暮抬眼看了一眼他,沒理他。誰知道,這樣竟然讓程易會錯了意,連忙臉色愁苦的搖搖頭,心里想著是以前怎么沒發(fā)現(xiàn)宋遲暮是這貨色。
宋遲暮看著對面那個傻子,露出一個看傻子的臉色,很認真的對程易說道“他對香菇過敏。”
不知道怎么回事,程易那天很容易就想明白了一件事情,關于自己在這兩中間是個大大的電燈泡。程易那天回去的路上都在一邊感慨,一邊疑惑,這兩個人關系的轉變也太快了。都已經(jīng)到了這一地步了。他可不記得宋遲暮以前還會碰不是自己的碗筷。
但是程易和宋遲暮所站的角度不一樣,不知道兩個人的情愫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們有相同的目的,有相似的遭遇。
對于他們真的是產(chǎn)生所謂的情愫,還是只是基本的同病相憐,他們可能連自己都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