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聽禾去上海讀書了,姍姍和小敏去了北京,突然間,小巷里就剩下了林棟哲、黃筱婷、吳小軍、周青這幾個孩子。
盡管有林棟哲這個皮猴子在,巷子里依舊熱鬧,但到底,和過去是有點兒不一樣了。
閨女念大學雖然有補貼,但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光靠補貼,四年下來,閨女還不得餓成瘦竹竿兒?。?/p>
林棟哲讀大學的學費、生活費也得提前預留出來,家里的生活質量也不能下降太多,細心的林武峰發(fā)現(xiàn),宋瑩最近這段時間做新衣服的次數(shù)都變少了,他一聲不吭,卻悄悄地應下了賺外快的活兒。
一次兩次的,拿回家的工資數(shù)對不上,宋瑩哪兒能察覺不到呢?追問了幾句,林武峰到底沒扛住壓力,全都告訴了她。
國家政策是已經放開了,在小巷里,也有李一鳴這個顯然掙到錢了的孩子打樣,但宋瑩和林武峰都是從那個特殊年代過來的人,受影響頗深。
心底里,他們當然覺得,還是國營廠的鐵飯碗最為穩(wěn)妥,至于放開了的政策,誰知道哪天會不會又變回去呢?到時候,這些做生意的小商小販,又會不會被“翻舊賬”、抓進去呢?
“你膽子也太大了!怎么就不跟我商量商量呢?”
宋瑩輕聲抱怨著,不敢讓林棟哲那個耳朵靈的聽到一點兒。
“在安廠長那兒,只需要每個周末過去一趟,但到手的錢,是我每個月工資的兩倍多,你說,這么容易就能掙到的錢,我能不去彎腰撿嗎?
安廠長需要的人是難找了點兒,但再難找,整個蘇州,還能找不出四五個來?人家也不是非我不可,我要是不抓住機會,這樣的好事兒,錯過可就再遇不上了!”
說著,林武峰的手搭在宋瑩的肩膀上,輕輕地替她捏著,寬慰道:
“你放心,我心里有數(shù)的,廠里有規(guī)定,不讓接外活兒,但只要我多小心一點兒,沒人會發(fā)現(xiàn)的,大不了,等咱們手里再多攢一些錢,也等安廠長那里尋摸到了合適的人,我就跟他說不干了,怎么樣?”
“唉,我知道,你是為了咱們家、為了我和兩個孩子才冒險的,既然應了人家安廠長,那就先這樣吧!
但是,你一定得小心小心再小心!可不能被人抓住什么把柄,回頭丟了工作事小,怕就怕,有人借題發(fā)揮,還要從你身上挑更多毛病出來呢!”
半年時間悄悄溜走,林聽禾在大學里適應良好,小時候總被大人說懶的她,如今在學校里,卻是成了個小有名氣的“卷王”。
競選班干部,主持學校迎新晚會,參加英語競賽,參加英語角活動,參加演講比賽,加入辯論社……
就讀于法律專業(yè)的學生本就可以說個個都是卷王了,而林聽禾由于其過于充沛的精力和過分旺盛的好奇心,更是被一眾同學推舉為了“卷中之王”。
雖然沒有任何榮譽性或實質性的獎勵,但林聽禾還是笑著接納了這個稱號,并且表示,在之后的校園生活中,她會再接再厲的!
對此,她的同學們表示:其實,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