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摸了摸孩子的頭,嘆了口氣:“傻孩子,大人的事,說不清……”
馬車內(nèi),大喬居中而坐,手中正翻看著一卷舊的《磐邑山川志》。書頁泛黃,邊角磨損,顯然是被人反復(fù)翻閱過的。
云意、云舒和秋娘坐在一側(cè),個個面帶愁容。
喬梵“如今當(dāng)務(wù)之急,是籌謀下一步?!?/p>
大喬的聲音平靜,聽不出情緒。
秋娘抱緊懷里的包袱,小聲道:“下一步……不是該回康郡嗎?”
大喬抬眼,目光冷冽地掃過手中的書簡,指尖在“磐邑”二字上重重一點:
“回康郡?太便宜魏劭了。我們要想法子去磐邑,與他相抗——他不仁,就別怪我不義!”
馬車剛駛出辛都城門,忽然“哐當(dāng)”一聲劇烈顛簸,車身猛地一沉,竟是陷進了路邊的坑里。
不等眾人反應(yīng),車外突然響起了兵戈交擊的脆響,還有士兵的喝罵與慘叫。
秋娘嚇得臉色發(fā)白,一把將大喬護在懷里,閉著眼瑟瑟發(fā)抖。
云意和云舒也握緊了隨身的匕首,緊張地盯著車簾。
片刻后,廝殺聲漸歇。大喬示意秋娘她們坐好,自己深吸一口氣,緩緩掀起車簾。
一柄寒光閃閃的利劍瞬間架在了她的脖頸上,冰冷的觸感讓她渾身一僵。
但她很快鎮(zhèn)定下來,抬眼望去,只見執(zhí)劍的是個四十多歲的漢子,面容剛毅,眼神銳利。
喬梵“劉扇?”
大喬認出了他——是劉琰的堂叔。
劉琰“阿梵妹妹,我來晚了,沒驚著你吧?”
一個清朗的聲音傳來。
劉琰快步走了過來,他身著錦袍,面容俊朗,正是小喬的未婚夫,也是與大喬姐妹青梅竹馬五年的玩伴。
他看到劉扇用劍指著大喬,頓時皺眉:
劉琰“叔父,快放下劍,這是喬家表妹!”
劉扇卻紋絲不動,怒視著大喬:“放下?她喬家做得初一,就別怪我們良崖國做十五!你們焉州悔婚的事,還沒算清楚呢!”
原來,大喬隨送親隊伍前往辛都后,劉扇本想趁熱打鐵,讓小喬與劉琰完婚。
可小喬聽信了大喬的勸告,覺得劉琰并非良人,便留了封書信,收拾了些錢帛,打算悄悄離開喬家。
她本差點被家丁發(fā)現(xiàn),幸得弟弟喬慈和馬奴比彘暗中相助,才得以脫身。
這事傳到良崖國,劉扇當(dāng)即炸了鍋,找到喬越大吵一架。
“喬越!你們喬家太過分了!”劉扇拍著桌子怒吼,“你女兒嫁魏劭,你們肯拿磐邑作嫁妝;輪到我家世子娶小喬,她倒好,直接逃婚了!這是看不起我們良崖國,覺得我們不配與喬家聯(lián)姻嗎?”
喬越也火了,反唇相譏:“劉扇你少血口噴人!婚姻大事,本就該你情我愿。蠻蠻不愿嫁,難道要我們綁著她去拜堂?你們良崖國若真有誠意,就該拿出點樣子來,而不是只會在這里撒野!”
兩人吵得面紅耳赤,不歡而散。劉扇咽不下這口氣,便帶著人馬追了出來,正好撞見大喬被巍國兵馬押解,便動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