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家賢德妃,一人獨占“賢德”二字。于賈家眾人而言,賈元春實乃一枝獨秀??v難與皇后比肩,亦當居貴妃之列,冠絕后宮。
既如此,其省親別墅,自當艷壓群芳?;屎髷嗖粫娲酥隆?/p>
是以,當下之急,乃請頂級設(shè)計之才,善用現(xiàn)有條件,營建獨一無二、冠絕古今之省親別墅。
賈家底蘊猶存,自始扎根京城,曾有輝煌。其他消息暫且不論,此類人才,賈家所知頗多。
古時,士農(nóng)工商,工業(yè)人才不受重,僅被視作匠人。即便將作大匠,亦不比狀元郎強。
一時之間,眾人紛紛舉薦。未幾,紙上便密密麻麻錄有數(shù)十位建筑人才,皆為頂級設(shè)計奇才。
然其中,或已被他人延請,或近日不在京城,或身染重疾,或正參與皇家工程……
經(jīng)刪選,數(shù)十人僅余寥寥數(shù)人。
“便選他們,人多無妨?!辟Z赦拍板,“皆去延請,令每人繪制一圖,而后擇其優(yōu)?!?/p>
眾人對此提議,并無異議。
或有人疑,如此延請多人,卻未必皆用,有失尊重。然古時匠人地位本低,且當今一項大工程,亦常有多個設(shè)計院競爭,此乃常理。
因他府已有動土者,故賈家催促甚急。
不過小半月,圖紙皆成。
眾人比對之后,最終選定山子野之設(shè)計。
山子野果為紅樓設(shè)計奇才。紅樓若無大觀園,韻味必減。
相較他人圖紙,山子野之設(shè)計,既有北方園林之恢弘大氣,又具南方園林之精致優(yōu)雅,與皇家園林相比,亦不遜色。
園中怡紅院、瀟湘館、蘅蕪院、稻香村、綴錦閣、含芳閣、藕香榭、蓼風軒、紫菱洲、荇葉渚……
可謂一步一景,景景各異,各有佳妙。
且大觀園絕非僅為觀賞園林。
其乃曹雪芹人生理想與社會理想之清凈女兒之境,是賈寶玉與金陵十二釵之女兒國,為太虛幻境之凡世化身。
此乃天地間至情至性、至美至圣之所。
其凝結(jié)小說中女兒尊貴、青春叛逆、正邪兩賦、詩意生活、理想新世界、青春兒女真情及情之悲劇等諸多思想旨意。
更可視為賈家及賈元春命運之晴雨表。
當然,此等深意,賈家眾人并不知曉。
他們僅見大觀園之獨一無二,甚為滿意。
選址、設(shè)計既已完成,接下來便需擇良辰動工。
正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一旦開工營建,銀兩便如流水般耗費。
人力暫且不論,單是修建所需之各種山石草木,便非易事。
不僅價格高昂,且常有價無市。
是以,如今擺在賈家面前之難題,便是銀兩。
然談及此事,眾人,無論賈赦、賈政,還是賈珍,皆緘口,面面相覷,無人愿率先開口。
蓋因修建省親別墅所需銀兩,即便無需購置土地,亦絕非幾千、幾萬乃至十萬兩可足。
動輒需百萬兩之巨。
如此巨款,誰能拿出?又有誰甘愿拿出?
賈母見眾人如此,心中暗自嘆息。
誠然,銀兩數(shù)額巨大,眾人實難拿出。
然能否拿出是一回事,眾人皆不開口又是另一回事。
眾人皆有私心,誰先開口,便落了下風。
是以,最終仍需賈母主持大局。
但見賈母輕咳數(shù)聲,眾人目光立時齊聚。
“為娘娘修建省親別墅,此乃吾等之榮耀,亦是責任,需眾人齊心協(xié)力,同沾福氣?!?/p>
“這樣罷,先從公中取出十萬兩,我再添十萬兩,湊成二十萬兩?!?/p>
言及此,賈母稍作停頓,目光掃視眾人。
然眾人依舊無人開口。
賈母失望之余,不再迂回,直接點名:
“政兒,娘娘乃你之女,你意下如何?”
賈政面色微赧。賈元春封妃,眾人雖皆能享福,然獲利最大者,顯然是他。
是以,出力最多者,亦當是他。
作為偽善之人,被賈母當眾質(zhì)問,賈政亦覺難堪。然話仍需說:
“兒子與母親一樣,亦出十萬兩?!?/p>
賈母未置可否,又將目光轉(zhuǎn)向賈赦。
不待賈母發(fā)問,賈赦便主動開口。
他深知,即便不愿出錢,亦無可推脫。與其等賈母開口,不如自覺些:
“我身為大伯,娘娘封妃,自當盡力。不過與母親相比,我出八萬兩?!?/p>
賈母神色未變,又看向賈珍。
不待賈珍開口,賈赦便搶先說道:
“珍兒,我榮國府已出三十八萬兩,你寧國府,想來不會少。”
此言一出,賈珍臉色比賈政更難看。
三十八萬兩,賈赦所言甚苛。
如前所言,賈元春封妃,獲利最大者為榮國府。
榮國府得了大頭,卻不愿多出錢,竟想讓寧國府出半數(shù)以上,絕無可能。
況且,寧國府之會芳園已并入其中。
寧國府之會芳園,雖不及大觀園,然在京城亦頗有名氣。若不是聲名在外且規(guī)模稍小,用作省親別墅亦可。
單論會芳園之價值,恐不下十萬兩。
如今還要他出如此多銀兩,且不說賈珍拿不出,即便拿得出,也斷不愿做此冤大頭。
是以,賈珍連忙搖頭。
“赦叔,非侄兒不愿出力,實乃數(shù)額太大。侄兒父親故去后,我不善經(jīng)營,幸得寧國府人口少,不然,早已揭不開鍋?!?/p>
賈珍先一番訴苦,而后道:
“不過,娘娘之事為重,即便勒緊腰帶,亦不能疏忽。既如此,我便代表族內(nèi),出二十萬兩。”
賈珍亦知,此事無法逃避。
既如此,唯有忍痛出血。
賈赦等人見賈珍面露痛苦之色,知這已是他所能承受之極限。
若再強求,恐生嫌隙。
不過,二十萬兩亦不算少。
然算上先前之數(shù),不過五十八萬兩。
而修建大觀園,預算至少百萬兩。
此數(shù)不過剛過半。
且這還未算賈家之中的貪腐之人。
若算上他們,預算即便不翻倍,恐亦需再加五十萬兩。
原軌跡中,賈家為何動用林黛玉之家產(chǎn)?
一則財帛動人心。
林黛玉孤女,身負巨額家財,豈能不惹人覬覦。
二則修建大觀園超了預算。
起初不過借些許,權(quán)作撫養(yǎng)費與嫁妝。
然后來一發(fā)不可收拾。
不僅賈家下人貪墨,便是王夫人、王熙鳳等人亦如此,且更為狠辣。
林家雖富,又怎能經(jīng)得起這般搜刮。
是以,最終林黛玉一無所有。
此皆后話。
賈母、賈赦、賈政、賈珍等人出資后。
賈璉亦出兩萬兩。
李紈本想出錢,然她身為寡婦,眾人念及名聲,且瞧不上她那點錢,便婉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