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蜚語,永遠(yuǎn)是制止得了表面行為,卻無法阻止人們內(nèi)心的躁動。
這一點(diǎn)胤禛深有體會。
那一年,九子奪嫡,他初登上皇位,流言四起,有關(guān)他得位不正的猜測從1723年傳播到2024年。
中年但依然很容易情緒上頭的他一怒之下寫了一本著作《大義覺迷錄》為自己辯駁。
他越是解釋,越是制止,這些人的猜測便越是大膽。
甚至還有人編排他和某母妃有私情——每每想到這個世界的故事背景,再聯(lián)想到這件事,胤禛的臉便黑了下來。
這是什么充斥著淫/穢、出軌、n.t.r的離譜世界??!
目前京城的流言雖沒有大范圍傳播,但他決不能縱容,也不能強(qiáng)行壓制,現(xiàn)在已經(jīng)涉及到太后清白,下一步豈不是要懷疑他的出身了?
從古至今被懷疑過身世的皇帝不在其數(shù),秦始皇、漢昭帝,被疑心清白的太后也不少 ,最出名的是本朝的孝莊太后和多爾袞,以及前明時的李太后和張居正。
以后難道要多一個他了?
胤禛表示拒絕。
如果他死后聽見別人這樣說他,他一定會從墳里蹦出來和那些人對峙的。
他就是這樣的漢子!
這件事,首先得查出是從哪傳出的流言。
他毫不客氣的懷疑是老八那伙人搞的鬼,不是他們也是宮里的人,難道太后和隆科多在宮里私會時還被原身之外的人看見過?
那他們也太不小心了吧。
胤禛絲毫不在乎太后給先帝戴的那頂綠油油的帽子,這是原身的皇阿瑪,又不是他的。
略一思考,胤禛叫了張起麟的名。
張起麟是他封的敬事房大總管。
前世他剛登基時,敬事房大總管就是張起麟,后來到雍正八年,張起麟卸任,蘇培盛才成為大總管。
一直到他駕崩后,蘇培盛被弘歷懲治,這才結(jié)束了他的政治生命。
做雍親王時,胤禛很信任蘇培盛,但他絕不是只信任蘇培盛一個,但原身還真是這樣 ,電視劇里,原身的養(yǎng)心殿幾乎成了蘇培盛的一言堂。
這個世界的蘇培盛,似乎是原身太過信任他,他并沒有很多的權(quán)利欲望,作為一身榮辱皆系于主子一人的太監(jiān),他已經(jīng)是自己主子身邊的第一人了。
再有旺盛的權(quán)利欲,難道他還能代替主子當(dāng)皇帝了?
大明朝時作亂的太監(jiān)們敲響了大清皇帝的警鐘,清庭嚴(yán)密的防備著宮中的太監(jiān)。
說難聽點(diǎn),從秦至明,每個朝代都有著出名的禍亂的角色,大清從一開始,每一個都在防備著,它幾乎避免了前面所有王朝的短處,結(jié)果任誰也沒想到,外邊變天了。
胤禛的臉色難看了一下,將張起麟嚇了一跳。
他小心翼翼打量著胤禛的臉色。
胤禛沖他擺擺手,示意他退下。
思緒又回到蘇培盛身上終歸是跟著他幾十年的老人,胤禛并不想簡單粗暴的解決他。
他難得處事溫和,決定將蘇培盛邊緣化,再讓他出宮養(yǎng)老。
被安排了一堆事情的張起麟不覺得忙也不覺得累,走出書房的門,他臉上的笑便隱藏不住了。
尤其在經(jīng)過蘇培盛身邊時 ,他更是沒忍住流露出一絲得意之情。
蘇培盛冷著臉,一甩拂塵 ,他輕輕的哼了一聲,別過頭去,干脆眼不見心不煩。
什么人啊,不就是被皇上安排下去一兩個任務(wù),他得意什么呢!
張起麟當(dāng)然得意,這可是他替代蘇培盛的第一步,緊接著,他將會一點(diǎn)點(diǎn)替代掉蘇培盛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成為徹徹底底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