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如今都在說破四舊,但民間的一些風俗習慣,普通百姓還是保留了下來。
就比如說,貼春聯(lián),放鞭炮,以及出嫁女在大年初二回娘家等,就是想禁也禁不住。
然而因為國*院在陽歷一月底宣布了一九六七年的春節(jié)全國各地都不放假的通知,所以四處拜年走動的熱鬧景象一下子就清冷了很多。
大家只能趁著星期天或下班后的空閑時間彼此串門探望一二。
原身位于昌平的娘家就是許大茂帶著東西在初四,即星期日的這一天獨自跑了一趟。
溫婉知道,這種“革命化春節(jié)”將會一直持續(xù)到一九七九年,到八零年才正式恢復春節(jié)休假制度。
不過這對她的影響不大,也就沒怎么放在心上。
她如今唯一有些在意的就是戶口的遷移了。
大概是因為許大茂“意思意思”的很到位,再加上現(xiàn)如今革*會的權利也確實很大,年后沒多久,事情就辦妥了。
戶口自然是落在了以許大茂為戶主的戶口本上。
心里沒了掛心的事,溫婉閑極無聊又開始關注起秦淮茹和何雨柱之間的那些曖昧拉扯來。
原本在年前,何雨柱就恢復了食堂的大廚工作,秦淮茹也延續(xù)了之前搜刮飯盒的舉動。
兩人之間就這么保持著一種似遠似近、又時遠時近的模糊關系。
但因為棒梗曾經(jīng)的老師冉秋葉境況的改變,開始主動接近何雨柱的動作刺激了秦淮茹,她開始改變策略——
當著何雨柱的妹妹何雨水的面,“坦誠”了自己對何雨柱的情誼。
可惜何雨柱也不知道出于何種心理,竟然沒有進一步的表示,對待秦淮茹的態(tài)度一如以往。
事情就這么著僵下來了。
如今的情況是:
何雨柱每天都帶飯盒回來交給秦淮茹,錢財方面也是屢次援助,并且不再提介紹對象的話,但就是不吐口與秦淮茹談婚論嫁的事情。
秦淮茹呢,好處照單全收,卻也不是沒有回報,時不時的給何雨柱洗洗衣裳、整理屋子啥的。
不是一家人,勝是一家人,就…很難評!
***
五月,已經(jīng)進入了初夏時節(jié),天氣將熱未熱,草木格外繁盛。
溫婉此世的第一個孩子許明遠平安出生了。
名字是孩子他爺爺取的,說是明理睿智、前程遠大之意。
事實上,許大茂也早就給兒子取好了名字,叫許達威。
寓意一目了然,希望兒子日后發(fā)達又威風。
因為孩子的屬相為羊,他總感覺不夠威風,所以就決定用名字來補。
想好的名字沒了用武之地,許大茂左一個不舒服,又一個不服氣的。
許父軟硬兼施才算是得到了最終的命名權。
許大茂面上十分勉強的接受了,轉(zhuǎn)頭卻得意的不行:
“其實叫許明遠也還不錯,也就比許達威差了一線而已,不過你知道爸為了這個名字出了多少嗎?
哈哈……每個月十塊錢,還有糧票肉票工業(yè)票等雜七雜八的一大堆呢~”
溫婉等他樂完了才接了一句:
“那你覺得,你爸會因為盼了那么多年的孫子不叫許明遠,就…不給這些財物支援嗎?”
緩了緩,她又道:
“我是不知道你爸他每個月的工資和補助加起來有多少,但我想著他拿出來的這些必定不會對他們的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絲毫影響,對吧?!”
許大茂懵了半響后,不知是在說服溫婉,還是說服他自己:
“反正取的名字不差,東西又都是白得的……收獲也還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