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真輕展笑顏,他知道那些話她都聽進去了。
他輕輕握住她的手,掌心傳遞著堅定的力量,仿佛能給人依靠。
趙玉真只要順著心的方向前行,就一定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路。
葉若卿靜靜地凝視著趙玉真,那雙清澈的眼眸仿佛倒映著整個春天的溫柔。
就在這一瞬間,一股暖流悄然淌過她的心田,宛如寒冬臘月里偶然邂逅的一抹夕陽。
這縷光線并不熾熱,卻恰到好處地穿透了層層陰霾,驅(qū)散了積郁已久的心緒,帶來了久違的溫暖與明亮。
這縷微光雖細若游絲,卻如星子落入心湖,泛起層層溫柔的漣漪,讓她終于有勇氣掙脫黑暗的漩渦,重新站立。
從那以后,葉若卿仿若破繭重生。
她不再是那個終日被哀傷纏繞的女子,而是像一只涅槃的鳳凰,浴火而起。
曾經(jīng)的悲痛并未消散,卻化作心中永不熄滅的火焰,驅(qū)使著她日夜苦修道法。
每一滴汗水都浸透著往昔的回憶,每一次揮劍都帶著未竟的心愿。
她將所有的痛苦與不甘,盡數(shù)轉(zhuǎn)化為向上的力量,如同暗夜中的星光,在磨礪中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趙玉真也如她生命中的一盞明燈,時常陪伴在她左右,耐心地指導她的修行。
閑暇之時,還會與她一起分享桃子。
在大雪天吃桃子這種趣事,從前倒是從未做過,不過也確實別有一番滋味。
畢竟,用法術種桃子這種事,世上又怎會有第二個人呢?
時間一晃四年過去了。
葉若卿也在望城山上待了四年了,這四年間她專心學習道法,心無旁騖。
每日清晨,她迎著第一縷陽光吐納修煉;夜晚,伴著星辰明月研讀道經(jīng)。
山中的寧靜與清修,讓她的心境愈發(fā)平和。
她仿佛重生了一般,往昔病態(tài)的蒼白已從唇間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粉嫩紅潤的光澤。
曾經(jīng)那個弱不禁風、仿佛一陣微風就能吹倒的身影,如今已煥發(fā)出蓬勃的生命力。
記憶中的她,恰似一朵在風雨中搖曳欲墜的雛菊,而今卻如破土而出的新竹,不僅挺拔堅韌,更透著勃勃生機。
最令人欣喜的是,那雙眸子里流淌著前所未有的堅定與從容,仿佛已經(jīng)看透世事卻又充滿希望。
曾經(jīng)纖細得令人心疼的身姿,此刻雖仍保有女子特有的柔美,卻多了幾分讓人安心的力量感。
這不僅是身體的康復,更是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的新生與蛻變。
那段日子里,每月如期而至的家書成了她最期待的慰藉。
信紙間流淌著親人的牽掛與溫情,字里行間訴說著姐姐數(shù)年前便已前往雪月城求醫(yī)問藥的事跡。
一封封帶著家鄉(xiāng)溫度的信件,如冬日暖陽,驅(qū)散了山居生活的孤寂。
那熟悉的筆跡、關切的話語,讓她在這清冷的山中,依然能感受到家人的關愛與思念。
她在這山上停留的時間確實已然夠久了,也是時候下山去看看外面的天地了。
這第一站,便去雪月城看看姐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