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十三年,大靖國在明君元帝的治理下,呈現(xiàn)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這位以民為本的圣明天子,宵衣旰食、勤勉治國,使得百姓安居樂業(yè),市井間處處洋溢著歡快的笑語。
然而到了建元十五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這份寧靜。為了維護(hù)邊境安寧,元帝毅然決然地將朝政暫交國師打理,御駕親征討伐北方蠻夷。
雖最終大獲全勝,卻也付出了沉重代價——陛下身負(fù)重傷,回京后便臥病不起。
元帝膝下育有六子三女,皆是聰慧伶俐。表面上看,幾位皇子公主相處和睦,但在這關(guān)乎江山社稷的關(guān)鍵時刻,暗流已然涌動。
病榻上的元帝心知肚明,他深知自己時日無多,必須盡快選定繼承人。隨著陛下的病情日益加重,這場看不見硝煙的儲位之爭,終于拉開了帷幕。
每位皇子心中都懷揣著不同的抱負(fù)與盤算,在看似平靜的宮廷深處,一場驚心動魄的權(quán)力博弈即將展開...
元帝膝下諸子中,最受圣眷者當(dāng)屬二皇子韓望。只因他生母溫皇后,與先帝自幼兩小無猜,情深意重。
即便貴為天子,元帝仍念及往昔恩愛,對溫后所出的二皇子格外垂青。相較之下,五皇子得朝野上下交口贊譽(yù),卻始終未能真正打動圣心。
這日深夜,八皇子韓景獨坐府邸書房。燭光搖曳,映照著他陰沉的面容。
這位年輕皇子背對著房門而立,仿佛要將滿腹怨憤盡數(shù)融入黑暗之中。“父皇……終究還是更偏愛二哥?!彼吐暷剜Z氣中透著難以掩飾的不甘。
“若真讓他登基為儲,我等兄弟今后該如何自處?”良久沉默后,他猛然轉(zhuǎn)身,目光如刀:"傳本殿之令,即刻除掉韓望!"
隱于暗影中的死士領(lǐng)命而去,消失在夜色中。韓景望著窗外月色,嘴角浮現(xiàn)出一抹冷笑:"韓望啊韓望,你可知道,有些真相,永遠(yuǎn)也不會大白于天下......"
這一夜,寒風(fēng)呼嘯而過,卻不及他心頭那股徹骨的冰冷。宮廷深處,一場驚心動魄的權(quán)力博弈,正悄然進(jìn)行著。
子時已過,夜色漸淡,天邊泛起一絲魚肚白。八皇子府書房里,燭光搖曳,映照出韓景緊蹙的眉頭。
他不時踱步至窗前,望著庭院中斑駁的樹影,眼神中透著焦慮。"時辰已到,怎么還不見人回來?"韓景低聲自語,心中隱隱不安。
那名死士是他親自從暗影閣請來的,耗費(fèi)了重金不說,更是經(jīng)過層層篩選。暗影閣向來以行事縝密著稱,從未失手,今日這般情形,實在令人費(fèi)解。
說到暗影閣,這可是個神秘莫測的地方。它隱匿于鬼市深處,外表不過是一處不起眼的茶肆,實則掌控著江湖上最嚴(yán)密的情報網(wǎng)絡(luò)。
據(jù)說,只要出得起價錢,無論是千里之外的消息,還是棘手的任務(wù),他們都能辦到。就連當(dāng)今天子也對其忌憚三分,從不輕易過問其事。
而暗影閣真正的主人,那位傳說中的少東家,更是如同神龍見首不見尾。江湖上傳言紛紜,有人說他年方弱冠便已執(zhí)掌大權(quán),也有人言他早已看破紅塵,只是偶爾遙控指揮。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位幕后之人,絕對不是尋常人物。韓景正思忖間,突然聽到窗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他的心猛地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