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回:古剎謎蹤破邪妄,荒山險遇驗(yàn)禪心
師徒四人別過那沼澤地,一路風(fēng)餐露宿,馬不停蹄地向著西方奔去。這日,驕陽似火,烤得大地都似要冒煙,腳下的黃土路被曬得干裂,馬蹄揚(yáng)起陣陣沙塵,眾人雖疲憊不堪,卻未有絲毫懈怠之意。
行至一處,前方豁然開朗,卻見一座巍峨高山橫亙眼前。那山怪石嶙峋,峭壁懸崖林立,山間云霧繚繞,仿若仙境,卻又透著幾分神秘莫測的陰森。
八戒抬眼望去,撇了撇嘴,嘟囔道:“哎呀呀,這山看著就不咋好爬,指不定又藏著啥妖魔鬼怪哩,俺老豬這腿肚子都開始打轉(zhuǎn)了?!?/p>
沙僧也面露憂色,勸道:“師父,這山路艱險,咱們可得小心了,莫要中了妖怪的圈套?!?/p>
唐僧雙手合十,目光堅定,輕聲道:“徒兒們,莫要畏懼,取經(jīng)之路本就磨難重重,想必這又是一場考驗(yàn),我等只需秉持正念,定能安然通過?!?/p>
悟空跳到半空,手搭涼棚,放眼望去,只見那山間妖氣隱隱,心中暗忖:“這山里怕是不太平,俺老孫得打起十二分精神。”落下云頭,他對眾人道:“師父,這山里妖氣彌漫,路徑難尋,俺老孫在前面探路,你們跟緊了,千萬別掉隊?!?/p>
眾人小心翼翼地踏上進(jìn)山之路,每一步都走得極為謹(jǐn)慎。山路崎嶇,一側(cè)是陡峭懸崖,一側(cè)是高聳山壁,稍有不慎,便有性命之憂。
行至山腰,云霧愈發(fā)濃重,可視范圍不過數(shù)尺。突然,一陣悠揚(yáng)的鐘聲傳來,那鐘聲在山谷間回蕩,仿若來自天際,空靈而又透著幾分神秘。
唐僧停下腳步,側(cè)耳傾聽:“這鐘聲,好似佛門梵音,徒兒們,咱們?nèi)タ纯?,說不定是有高僧在此修行。”
悟空心中警覺,忙道:“師父,這荒山野嶺,哪來的鐘聲如此湊巧,怕是有詐。”
唐僧卻道:“悟空,即便有險,我等又豈能見佛音而不入?出家人以慈悲為懷,萬一是佛門凈地呢?!?/p>
說罷,唐僧不顧悟空勸阻,向著鐘聲傳來的方向走去。八戒和沙僧對視一眼,無奈地跟了上去。
不多時,他們瞧見前方云霧中有一座古剎,那古剎朱紅大門半掩,門上牌匾上書“凈心禪院”四個大字,只是那字跡斑駁,透著幾分滄桑。
唐僧上前一步,輕聲叩門:“阿彌陀佛,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前往西天取經(jīng),路經(jīng)此地,聽聞佛音,特來拜訪,望能借宿一晚?!?/p>
門“吱呀”一聲緩緩打開,一個小沙彌探出腦袋,打量了眾人一番,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幾位師父,快請進(jìn)吧。”
眾人進(jìn)得禪院,只見院內(nèi)清幽靜謐,殿堂錯落有致,香煙裊裊。那小沙彌引著他們來到大殿,殿內(nèi)供奉著一尊金身佛像,寶相莊嚴(yán)。
唐僧走到佛像前,跪地叩首,虔誠禮拜。悟空卻在一旁,眼睛滴溜溜地四處打量,總覺得這禪院透著一股說不出的怪異。
這時,一位老住持緩緩走來,那住持身著金絲袈裟,手持禪杖,面容慈祥,只是眼神深處似有一抹陰霾。
老住持雙手合十:“阿彌陀佛,久聞東土大唐高僧前來取經(jīng),今日得見,實(shí)乃幸事。幾位一路勞頓,且在我院歇息一晚,明日再行趕路不遲。”
唐僧連忙起身還禮:“多謝住持收留,貧僧感激不盡。”
眾人圍坐在一起,用過素齋后,天色漸暗。老住持又與唐僧談起佛法,言辭高深,唐僧聽得頻頻點(diǎn)頭。
突然,老住持話鋒一轉(zhuǎn):“聽聞圣僧有一徒弟,神通廣大,能降妖除魔,老衲近日卻被一妖物困擾,不知可否請高徒相助?”
唐僧問道:“大師但說無妨,若能相助,我等定當(dāng)盡力?!?/p>
老住持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這妖物每晚都會現(xiàn)身我院后山,擾得眾僧不得安寧,還望圣僧的高徒能前去降伏?!?/p>
悟空一聽,心中暗道:“這老兒,怕是沒安好心,俺老孫且去探個究竟?!彼酒鹕韥恚骸凹热绱?,俺老孫便走一遭,看看是啥妖物如此大膽?!?/p>
悟空提著金箍棒,往后山走去。那后山一片漆黑,唯有月光透過云層灑下,勉強(qiáng)能看清道路。行至山腰,一陣陰風(fēng)吹過,悟空頓覺寒意刺骨。
突然,一道黑影從林間閃過,悟空大喝一聲:“妖怪,哪里跑!”掣出金箍棒,追了上去。那黑影速度極快,在山林間穿梭自如,悟空緊追不舍。
追至一處山洞前,黑影一閃而入。悟空站在洞口,往里望去,只見洞內(nèi)隱隱有光芒閃爍。他小心翼翼地走進(jìn)山洞,卻見洞中央有一顆巨大的夜明珠,散發(fā)著璀璨光芒,將整個山洞照得如同白晝。
悟空心中疑惑:“這禪院怎會有如此寶物?莫不是那住持貪心,故意引俺老孫前來?”正思忖間,洞外突然傳來一陣喊殺聲。
悟空心中一驚,提著金箍棒沖出山洞,只見那禪院方向火光沖天,妖影重重。他心急如焚,一個筋斗翻回禪院。
此時,禪院內(nèi)已是一片混亂,八戒和沙僧正與一群妖怪苦戰(zhàn),唐僧被一群小妖怪圍在中間,嚇得臉色慘白。
悟空大喝一聲:“妖怪,休得猖狂!”金箍棒一揮,沖入戰(zhàn)團(tuán),棒影翻飛,所到之處,妖怪紛紛倒地。
那老住持卻站在一旁,冷冷地看著這一切,嘴角泛起一抹詭異的笑容。
悟空瞧出端倪,怒目圓睜,指著老住持道:“你這老兒,原來是個妖怪假扮的,敢算計俺老孫,拿命來!”說罷,舉棒便打。
老住持見勢不妙,化作一道黑煙,想要逃走。悟空哪肯罷休,一個筋斗翻到黑煙前,大喝一聲:“哪里逃!”一棒下去,將那黑煙打散,只見一只巨大的黑狐現(xiàn)了原形,倒在地上,氣息奄奄。
原來,這黑狐修煉多年,貪戀人間財寶,得知唐僧師徒路過,便打起了主意。它先是用鐘聲引眾人入寺,又想用夜明珠引開悟空,好趁機(jī)抓走唐僧,卻不想被悟空識破。
悟空走到唐僧面前,關(guān)切地問道:“師父,您沒事吧?”
唐僧驚魂未定,微微顫抖道:“悟空,為師沒事,多虧了你啊?!?/p>
八戒揮舞著九齒釘耙,氣呼呼地說:“這該死的妖怪,竟敢騙俺老豬,看俺一耙子不打死它!”
沙僧也握緊降妖寶杖,道:“幸虧大師兄回來得及時,不然可就危險了。”
悟空道:“師父,這禪院不宜久留,咱們還是趕緊走吧?!?/p>
眾人收拾行囊,連夜離開了凈心禪院。一路上,唐僧感慨萬千:“徒兒們,這一路的磨難,皆是對我們心性的考驗(yàn),唯有堅守正道,方能不被心魔所侵?!?/p>
悟空笑道:“師父說得是,有俺老孫在,啥妖魔鬼怪都別想得逞?!?/p>
眾人迎著月光,步伐愈發(fā)堅定,繼續(xù)向著西天前行。行了幾日,前方又是一片荒山野嶺。這日,天色陰沉,寒風(fēng)呼嘯,眾人裹緊衣物,艱難前行。
行至一處山谷,只見四周峭壁環(huán)繞,谷底怪石嶙峋。八戒餓得肚子咕咕叫,抱怨道:“這鬼地方,啥吃的都沒有,俺老豬都快餓扁了?!?/p>
沙僧從行囊里拿出幾塊干糧,遞給八戒:“二師兄,先吃點(diǎn)干糧墊墊吧?!?/p>
八戒接過干糧,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正吃著,突然,一陣濃烈的酒香飄來。八戒鼻子一聳,眼睛放光:“哎呀呀,這是啥味兒,咋這么香,莫不是有美酒?”
眾人順著酒香望去,只見不遠(yuǎn)處有一個山洞,洞門口擺著幾個大酒壇子,酒香正是從那里傳來。
八戒迫不及待地就要往山洞走:“師父,俺老豬去看看,說不定是哪位好心人留下的美酒,咱正好解解渴?!?/p>
悟空一把拉住八戒:“呆子,莫要莽撞,這荒山野嶺,哪來的美酒,怕是又有妖怪設(shè)下的圈套。”
唐僧也道:“悟空說得對,八戒,不可貪圖一時口腹之欲,誤了大事?!?/p>
八戒雖滿心不情愿,但也不敢違抗師父的命令,只得眼巴巴地看著山洞。
就在這時,山洞里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幾位遠(yuǎn)方的來客,既聞酒香,何不入洞一敘?”
眾人一驚,只見一位大漢從山洞里大步走出。那大漢身著虎皮衣,頭戴豹皮帽,滿臉胡須,眼神豪邁。
大漢走到眾人面前,雙手抱拳:“在下乃這山中獵戶,常年在此打獵為生。今日獵得幾只野味,又釀得美酒,正愁無人分享,恰逢幾位路過,實(shí)乃有緣,快請進(jìn)洞一聚?!?/p>
唐僧還禮道:“多謝壯士好意,只是我等出家人,不食葷腥,不便打擾。”
大漢笑道:“無妨,我知曉高僧有戒律,洞內(nèi)還有些蔬果,可供幾位享用?!?/p>
悟空心中仍存疑慮,悄悄對唐僧說:“師父,這獵戶看著豪爽,可俺老孫總覺得有些不對勁,還是小心為妙?!?/p>
唐僧微微點(diǎn)頭:“悟空,為師明白,咱們且看看再說?!?/p>
眾人隨著大漢進(jìn)得山洞,只見洞內(nèi)寬敞明亮,洞壁上掛著各種獵物皮毛,地上擺滿了酒壇子和蔬果。
大漢熱情地招呼眾人坐下,端上蔬果:“幾位莫要客氣,嘗嘗這山中野果,新鮮得很?!?/p>
唐僧雙手合十:“多謝壯士盛情?!?/p>
眾人正吃著,那大漢卻頻頻向悟空敬酒:“久聞齊天大圣威名,今日得見,實(shí)乃三生有幸,這杯酒敬大圣?!?/p>
悟空推辭道:“俺老孫不喝酒,壯士好意心領(lǐng)了?!?/p>
大漢卻不依不饒:“大圣莫要掃興,這酒可是俺精心釀制,不喝可就辜負(fù)俺一片心意了?!?/p>
悟空心中愈發(fā)警覺,暗運(yùn)法力,將那杯酒逼出體外,只見酒水落地,竟冒起一陣青煙,顯然有毒。
悟空怒目圓睜,大喝一聲:“你這妖怪,竟敢下毒,拿命來!”掣出金箍棒,朝大漢打去。
大漢見勢不妙,化作一道流光,想要逃走。悟空哪肯放過,一個筋斗翻到流光前,一棒下去,將那流光打散,只見一只巨大的蜈蚣精現(xiàn)了原形,在地上痛苦地翻滾。
原來,這蜈蚣精修煉成人形,專在此地用美酒佳肴誘惑路人,吸食人血,增進(jìn)修為。今日遇到唐僧師徒,本以為能得逞,卻不想被悟空識破。
悟空將蜈蚣精打死,對眾人道:“師父,這荒山野嶺,處處兇險,咱們得趕緊離開?!?/p>
唐僧望著地上的蜈蚣精尸體,輕嘆一聲:“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徒兒們,走吧?!?/p>
眾人離開山洞,繼續(xù)西行。一路上,風(fēng)餐露宿,歷經(jīng)磨難,但師徒四人的心愈發(fā)堅定,只因他們深知,西天就在前方,真經(jīng)在召喚,無論多少艱難險阻,都無法阻擋他們前行的腳步。那通往靈山的道路,在他們的腳下,一步步變得清晰而又堅實(shí),向著最終的圓滿,穩(wěn)步邁進(jì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