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敖光的戰(zhàn)力,細想來確實令人玩味。那天庭之中,對敖光忌憚者甚多,他竟能僅憑一己之力,便將那海底妖獸群壓制得服服帖帖。然而,說到與哪吒、鶴童鹿童對戰(zhàn)之事,卻讓人忍不住皺眉思索。
那日與鶴鹿二童相斗,敖光心中自是顧慮重重。彼時,敖丙生死未卜,這可如何是好?若是莽撞出手,“咣”地一聲,真把人打死了,或是打回了原形,這可就撕破臉皮了。到那時,敖丙怕是更難存活于世啊。敖光怎會不知其中利害?
再看與哪吒一戰(zhàn),敖光始終溫言細語,情緒穩(wěn)如磐石。反觀哪吒那小子,口中喊著“我活不活無所謂,我只要你死”,這股子決絕勁兒,簡直要把全身的力量都爆發(fā)出來。在這等情形下,敖光被打入天元鼎,可他毫發(fā)無傷。進了那鼎中,也并未哭鬧討?zhàn)?,只是默默解開海底禁制,這何嘗不是一種責任呢?就像是獄卒對待犯人,雖被關押,卻依舊堅守本分。
哪吒把敖光打進鼎里以后,仙翁不是說了一句“東海龍王竟也不是你的對手”,這句話就說明龍王的實力了。
至于最后破鼎而出之時,或許是真的認真了些許。一打二,也將鶴鹿打得現(xiàn)出原形,可即便如此,他也定然有所克制,不會下死手。因為他心里清楚得很,對面不只是老登一人,而是整個仙界。若真的撕破臉皮,龍族乃至整個妖族都將面臨更為嚴重的后果。他常常說,自己老了,沒有哪吒那般血氣方剛,況且他并非為自己而戰(zhàn),身后有整個龍族需要他護佑。這般想來,敖光幾乎完美。
看結尾就知道,哪吒說想試試改變世界,龍爹說自己可能真的老了,不想跟這個世界硬碰硬了,所以他明顯就是不想打,不是打不過。
從始至終,龍王的狀態(tài)就宛如一潭平靜得有些過分的湖水,沒有絲毫戰(zhàn)斗的波瀾。兒子是他心中最熾熱的那一團火,當這團火安然無恙時,他的斗志就如同風中的殘燭,搖搖欲墜。敖光的性格向來如此,沉穩(wěn)之中帶著幾分委曲求全,不會像熱血上頭的少年郎那般輕易動怒拼命。在旁人眼中,他似乎一直處于下風,可奇怪的是,他竟沒有受到一點傷害。這更像是他在有意地收著力道,不是因為打不過,而是內心深處已經失去了爭斗的欲望,他只是在應付這場看似激烈的對抗,如同走過場一般。
全體龍族只能撐一柱香的時間,他一個人能鎮(zhèn)壓一千年的海底煉獄啊,能有多差?
在我看來,將敖光簡單定義為“傻白甜”是一種誤解。他并非軟弱,而是背負著太多的責任與牽掛。面對哪吒時,他不得不收斂鋒芒,生怕傷及體內兒子的靈魂;對抗天庭時,他又必須克制自己的力量,因為一旦失控,受牽連的將是整個龍族的命運。作為東海龍王,敖光每一個決定都將影響萬千族人的生死存亡。這種兩難的境地,并非出于優(yōu)柔寡斷,而是一個父親、一位領袖在權衡利弊后的無奈選擇。他的猶豫與克制,恰恰體現(xiàn)了身為父親的深沉父愛,以及身為一族之長的責任感。這份沉重的擔當,遠比簡單的“強大”或"弱小"更加動人,也更值得我們去理解和尊重。